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第三勢力組黨熱的成因與挑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21 00:21:07


今年三月成立的社會民主黨主打“慢政治”。
  中評社╱題:台灣第三勢力組黨熱的成因與挑戰 作者:王鴻志(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3月18日,由前“立委”徐欣瑩任主席的民國黨在台北宣佈成立,三千名支持者充斥會場,嘉賓席上坐滿藍綠著名政客,諸如“立法院長”王金平、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等人都現身其間。令人不禁對民國黨的政治影響力頗為好奇。

  近年來,台灣社會運動頻率、規模、對抗性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較具代表性的“反核四運動”、“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等都造成強大的社會衝擊力,這股力量不斷發酵並延續至“九合一”選舉,成功推動無黨籍的“政治素人”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成為新時期台灣社會運動與第三勢力史上的標誌性事件。2015年以來,島內一些社運團體欲借這股浪潮成立新政黨,推出“立委”候選人,力爭在2016年“立委”選舉打破國、民兩大黨主導的政治板塊,讓第三勢力成為影響藍綠的關鍵少數。該現象背後,是何因素讓一度沉寂的第三勢力再趨活躍,又是哪些條件限制了第三勢力實現其目標,與民進黨的關係真的已進入蜜月期了嗎?這些問題在第三勢力出現組黨動向的關頭,更加值得關注。

  第三勢力出現組黨熱

  自從柯文哲以無黨籍身份整合綠營,並借助網絡時代的新興手段打贏選戰後,原本消沉的島內第三勢力猶如注射了強心針,不但積極佈局“立委”選舉,而且在組黨道路上取得進展。

  綠黨。綠黨是台灣第三勢力中的老牌政黨,在2012年“大選”以近23萬的不分區“立委”選票,得票數超越新黨,成為排在國民黨、民進黨、台聯黨、親民黨之後第五高票政黨。2014年“九合一”選舉,綠黨又拿下兩席市議員席次。綠黨現由李根政擔任召集人,前“台權會”成員陳鬱琦擔任政策部主任,已宣佈不會缺席明年“立委”選舉。

  樹黨。樹黨脫胎於綠黨,由綠黨前政策部主任潘翰聲、潘翰疆兄弟以護樹運動為號召組建,主打台灣新店溪流域護樹議題。該黨已提出2016“立委”名單,由林佳諭參選台北市中正、萬華區,潘翰聲參選台北市文山、南中正區,潘翰疆參選新北市板橋東區。

  此外,受到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支持、在“太陽花”學運中壯大的社運組織“公民組合”最終分裂,組成“時代力量”與“社會民主黨”2個政黨。

  “時代力量”。由司改會前執行長林峯正、閃靈樂團主唱林昶佐(Freddy)等人於今年1月25日成立,成員包括前“公民組合”成員曾威凱、邱顯智、胡博硯、經濟民主聯合召集人賴中強等。該黨從組建到運作,主要依靠互聯網平台,爭取對象為中北部都會區20-35歲的年輕人。該黨已推出4人投入區域“立委”選舉,由洪仲丘的姐姐洪慈庸,以及邱顯智、胡博硯,分別在台中市第3選區(後里、神岡、大雅、潭子)、新竹市以及新北市中和區參選;林昶佐(Freddy)原本參選台北市大安區,在社會民主黨的范云也參選該區後,林稱兩黨“立場相近”要“分進合擊”,退出該選區並宣佈未來將轉戰其它選區。

  社會民主黨。該黨於今年3月由台灣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范云(曾任台大學生會長、野百合學運總指揮)、前經濟民主連合發言人嚴婉玲等成立。二人分別參選台北市大安區和新北市板橋西區的“立委”。

  民國黨。2015年初,前國民黨新竹縣區域“立委”徐欣瑩突然宣佈退黨,後與前親民黨“立委”陳振盛籌組“民國黨”,並由徐任黨主席。雖然徐稱退黨是因對國民黨失望,但實質上她與國民黨縣長邱鏡淳之間關係不睦,邱已決定下屆“立委”棄徐才迫使她出走,成為又一支打著第三勢力旗號的地方政治力量。

  基進側翼。它是台灣南部高雄等地的青年台派組織,因“太陽花學運”而“走紅”,成為高雄第三勢力指標之一。去年“九合一”選舉中,基進側翼在高雄推出4名市議員候選人、新竹市推出1位。外界預估其頂多拿2、3千票,但實際得票超2.7萬票。儘管候選人以些微差距落敗,但表現遠超預期。目前該團體已成立政團形式的“基進側翼全國聯合事務所”,未來若能完成募款目標,就有條件成立政黨,“立委”選舉也會推出候選人。

  組黨熱背後的動因

  台灣第三勢力由2006、2007年的曇花一現到組黨熱,背後反映了島內第三勢力生存空間的擴大跡象。

  (一)兩大黨實力拉近,第三勢力可扮演關鍵少數

  根據對第三勢力的界定,稱為第三勢力須為兩大黨之外的力量。若兩黨實力差距懸殊,那麼更為弱小的第三勢力就難以發揮關鍵少數的制衡作用,在誕生之初就面臨成長動力不足的難題。若兩大黨實力處於大體接近時,第三勢力最能發揮“四兩拔千斤”作用。從目前台灣政黨實力看,國民黨雖在“立法院”仍以65席:40席,25席的優勢領先民進黨,但民進黨在全台22個縣市中,卻以13:6的執政優勢反超。基層縣市議員部分,國民黨籍的“直轄市”議員由上屆的160席減少至151席,民進黨由上屆的147席增至167席。縣市議員國民黨由上屆的259席下滑至235席,民進黨由上屆的111席升至124席。藍綠政黨實力整體上呈現出藍消綠漲、勢均力敵狀態。雙方實力拉近,此時出現的第三勢力,就可能在兩黨間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客觀上刺激了第三勢力的興起。

  (二)選民對國、民兩大黨認同度下降,選民板塊出現移動傾向

  隨著台灣政治現代化進程深化,民眾對選舉政治漸由早期的狂熱轉趨理性,越來越多的選民開始反思藍綠惡鬥造成的政治文化低劣、政治效能不足、錯失發展良機。2000年政黨輪替後,民進黨的表現讓許多中間選民倍感失望,而2008年重新上台的國民黨,其施政也不斷遭到批判。“下野”後的民進黨,仍然不願跳脫藍綠對抗思維,企圖訴諸民粹重返執政。對於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社會、文化、經濟等議題,國、民兩黨或相互模仿、或訴諸對抗,兩黨都很難從民眾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相協調角度進行統籌思考與安排。這又導致更多選民對兩大黨做法難以認同,原本牢固的藍綠選民板塊開始出現為第三勢力撬動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