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日本自公聯合政權中公明黨的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4-01-24 00:33:52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率領的代表團。(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專業研究生張瀚錚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日本自公聯合政權中公明黨的作用》,作者認為:自公聯合政權從1999年自自公聯合開始,除了中間短暫3年在野之外,到目前為止總共執政了21年。自公聯合政權之所以能持續如此長的時間,以及公明黨作為聯合中較小的一方卻能發揮不成比例的影響,與雙方在選舉上的相互依賴有很大關係。自公聯盟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為了避免聯合瓦解,兩黨形成了各種事前協商機制,同時形成了適應兩黨訴求的政治職位分配模式。在這些聯合的框架下,公明黨能夠發揮“刹車”和“油門”以及對華外交上的“橋梁”和“穩定器”作用。在諸作用中,“刹車”在爭議問題上能夠生效但效果有限且隨著日本社會的變化不斷減弱,而“油門”所推進的民生福祉政策則是公明黨的核心追求,是公明黨難以讓步的底線。在新的國內外背景下,自公聯合政權雖然會繼續持續下去,但不穩定因素有可能增加。文章內容如下:

  從1999年自自公聯合政權開始,除了短暫3年在野之外,自民、公明兩黨已經聯合執政了21年,其長時間執政深刻影響了今天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方方面面,並且從目前來看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繼續對日本的內政外交產生重要影響。關於公明黨以及自公聯合政權這一長期政治現象,學界不乏相關研究〔1〕。相對而言,對兩黨在聯合組閣後具體的運作方式和公明黨在其中發揮的具體作用和發揮作用的途徑研究仍然較少。〔2〕

  對於自公聯合政權,聯合內閣理論提供了一個分析的角度。聯合內閣理論的基礎是政黨聯合的數量和規模理論,認為最常見的是“最小獲勝聯合內閣”,即聯合內閣裡無多餘的成員,數個政黨組合起來席位剛好超過組閣的要求。〔3〕然而1993年以後,日本的聯合內閣基本為遠超組閣所需半數的“超量聯合內閣”,如2016年自民黨席位超過半數卻仍與公明黨聯合組閣。除了規模過大之外,自公聯合還具有其他傳統聯合理論下的“反常性”,如兩黨大小差距和政策追求差異等,但公明黨卻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這些劣勢,在如修憲等自民黨關注的問題上發揮出不成比例的作用。〔4〕面對數量和規模理論的不足,又有學者提出了政黨聯合的政策追求模型、新制度論、政黨聯合的生命周期理論等。其中,新制度論較為符合日本選舉政治的現實,指出這些“反常”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兩黨在“選舉協力”中獲得的“選舉實利”〔5〕。日本現行選舉制度下兩黨的相互依賴成為了公明黨對聯盟夥伴的主要影響力來源,提供了雙方維持聯合的理由和政策協調中自民黨妥協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