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地區“國族認同”剖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22 18:01:18


 
  (三)被變造的台灣人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台灣人”?答案是肯定的:的確有“台灣人”的概念,但這裡的“台灣人”並不是“台灣國族認同”所稱的“台灣人”。所謂“台灣國族認同”不過是借助了“台灣人”的外殼,而篡改了它的靈魂。

  “台灣人”觀念的形成與日本殖民統治密切相關。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前,生活在台灣地區的人群包括三類:福佬、客家和原住民。三個族群並無共同的族群觀念,反而經常為各自的利益發生爭執和械鬥。可見,在日本殖民統治之前,台灣地區並沒有所謂“台灣人”的概念,只存在由數個存在於台灣地區的人群。甲午戰爭後,日本殖民當局為方便統治,將在台的人群按殖民前的身份分為本島人和內地人,其中本島人是指原居住於台灣地區的福佬、客家和平埔族(即平地原住民)人,“內地人”是指日本殖民者。“本島人”的概念,使福佬、客家和原住民第一次有了共同的名稱。與此同時,台灣知識階層對國族、主權、民族國家等西方思潮的接受和傳播,又為“台灣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動力。

  以上原因是“台灣人”觀念形成的外因,對“台灣人”觀念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台灣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鬥爭。在同日本殖民當局進行長期鬥爭的過程中,台灣人民對自身定位進行了思考,逐漸形成了“台灣人”觀念,福佬、客家和原住民等族群放下彼此之間的爭執,統一於“台灣人”的名號下,第一次在台灣地區形成了民族觀念。由此可見,此時存在台灣人觀念和台灣意識,仍然是中國所屬下的地方觀念和地方意識,“台灣人”的觀念,因而是“中國人”觀念的一部分,它強調的不是與中國大陸的區別,而恰恰是與中國大陸的親緣關係。從此意義而言,“台灣人”毋寧是相對於“日本人”而言的。因此,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台灣人”觀念除了地方意識的一層含義外,還具有民族反抗主義的政治意識。

  由此可見,“台灣國族認同”即便不是臆造了台灣人民的歷史,也是歪曲了台灣人民的歷史,它臆造出一個有著“國家”意義的“台灣人”概念,將“台灣人”本來具有的“中國”意義加以變造。對“台灣人”真實含義的澄清,足以動搖“台灣國族認同”的理論基石,既然“台灣人”從其根源上而言是一個具有濃厚“中國”意義的概念,那麼,依賴於“台灣人”所構建的一套“台獨建國”理論自然沒有了理論上和事實上的依托。

  (四)模糊的“政治反抗文化”

  “政治反抗文化”是“台灣國族認同”理論的核心,但作為一個理論的“核心”部分,“政治反抗文化”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含義。從語詞構成上來看,“政治反抗文化”是由“政治”和“反抗文化”所構成的偏正短語,其中“政治”是“反抗文化”的修飾詞。“政治反抗文化”的吊詭之處就在於:“台灣國族認同”用概念極為寬泛的“政治”,模糊了“反抗文化”的屬性,為自己重述台灣歷史提供了理論依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