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辦好北京奧運與中國文明進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8-19 17:03:16  


北京奧運:世人關注的不僅僅是體育。
  中評社訊╱題:辦好北京奧運與中國文明進步 作者:譚中(美國),旅美教授

  北京奧運盛況空前

  八月將在北京、天津、瀋陽、青島、秦皇島、香港等地舉行的二零零八年第二十九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有全球成千上萬運動員、觀眾與記者,八十多個國家的元首以及百餘國家的政府人員、企業家、體壇名流與公眾領袖,從世界各地飛來中國。這樣的盛會,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是最最令人激動的百年難遇的大事。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王蒙說:“未必有多少先例,一次奧運會的舉行,使主辦國的人們像我國人民那樣激情洋溢,充滿珍重與最美好的希望。近代以來,我們吃過太多的苦,我們受過太多的氣,我們付過太多的代價,我們終於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使主辦一次輝煌的奧運會成為可能。”在四月三十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一百天的誓師動員大會上,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說:舉辦這次奧運“是中華民族近百年來歷經磨難、奮鬥不息、頑強拚搏的結果。百年奧運夢想,百年期待嚮往,即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實現。”

  北京奧運是一個長期吃苦、受氣的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時刻,是一個素有雄心壯志、恢復了民族自信的國家社會大顯身手的時刻,也是一個傳統古老、歷史悠久的文明在進入現代化行列經受世界檢閱的時刻。世界在關注北京,北京在關注世界,奧運把北京和世界串連在一起了。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這次北京奧運可以用十六個字來形容:“眾目睽睽、政治敏感、文明衝突、友誼合作”。
      
  奧運令世界聚焦中國

  “眾目睽睽”—在當今旅遊世界,北京的地位已經能與紐約、倫敦、巴黎三大名都並駕齊驅,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最引人入勝的國家。這次奧運作為四年一度的國際盛會和中國、北京的旅遊魅力結合起來,更是如虎添翼,變成全球最最關注與嚮往的大事。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次奧運有當前北京奧運這樣吸引人心。直飛中國的國際航班早就訂滿了。衛星電視廣告公司在北美以北京奧運為引誘加大宣傳。美國及其他國家市場上已經有了印有北京奧運標誌的貨物出售。聚焦中國和北京的新書不斷出籠,英文書就有《北京:從帝都到奧運城》Beijing: From Imperial Capital to Olympic City,《中國的大飛躍》China's Great Leap,《中國之路》China Road,《中國:旅途文伴》China: A Traveler's Literary Companion等等,頗為暢銷。現在真是“條條道路通北京”,和過去那“條條道路通羅馬”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

  北京奧運倒計時一百天以來,它成為中國輿論的中心關注當然不在話下,國際輿論似乎也受到感染。比方說,“會不會有一場溼漉漉的奧運會開幕式”變成了國際談論話題。中國專家們“驅逐雨雲”、不讓北京下雨的種種設想也成為外國科學界的飯後消遣。一位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專家說:“我們沒法趕走一朵雲彩,也沒法做出一朵雲彩”。西方人小看中國人民的本領,這並不是首次。要到“奇跡”真正出現,他們才會心服口服。

  外國政要是否參加北京奧運也變成頭條新聞,這也是過去所沒有的。最受人注意的是美國總統布希和法國總統薩科齊決定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所引起的反響。布希雖然一直受到要求他杯葛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壓力,卻從未表示過猶豫。他不但宣佈要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還表示要看男籃決賽(估計美國隊會所向無敵),而且公開宣稱:杯葛北京奧運開幕式是“蔑視”中國。

  薩科齊的情況卻不同,他屬於那些想在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上搞所謂“make a point/政治表態”(即撈點政治資本)的人物。可笑的是:當西方媒體報道他說甚麼“參加不參加要看中國政府和達賴集團談判的進展決定”的聲明時,也報道了中國民意強烈不歡迎他參加奧運的反應。(中國傳媒七月二日公佈一項將近十萬網民調查顯示,百分之八十八反對薩科齊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薩科齊在日本自作多情地向胡錦濤表示決定參加北京奧運開幕式,他的辦公室又煞有介事地宣佈:“總統強調了和平、友誼、團結的奧運價值觀,並希望北京奧運取得偉大成功”,中國傳媒反映相當冷淡。更有趣的是法國兩家大報,《世界報》和《歐洲時報》在七月十一、十二兩天發表文章,諷刺薩科齊為“紙老虎”,說他“敗在了中國人手下”,認為他“將奧運與政治掛”、“將達賴與自由民主人權掛”的錯誤做法“使法中戰略夥伴關係陷入空前的危機”。這次薩科齊和法國當局想通過北京奧運撈點政治資本,使中法關係與法國經濟(特別是旅遊業)遭受不小的損失,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政治化與文明衝突

  “政治敏感”—這次全世界對北京奧運的關注中,政治分量特別重。《紐約時報》專門負責奧運會的編者琪嫩Sandy Keenan和斯托曼Jason Stallman說:“為甚麼奧運會的政治成分變得這麼突出?這是因為中國是東道主。從二零零一年北京當選的那一刻開始,二零零八年的夏季奧運會就變成了議論紛紛的事項。二零一零年在溫哥華舉行的冬季奧運會就可能不會變得這樣顯著的地緣政治問題。”這話很對,政治本來不應該幹擾增進世界大團結的奧林匹克運動,但歷屆奧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政治幹擾。特別這次是中國接棒,更好像觸了電一樣,政治負荷特大。中國並沒有搞“政治掛帥”,而是十分被動地承受“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外界幹擾,這從下面的插曲就可以看出。

  七月上旬一百多名已有資格或正在爭取參加北京奧運的各國健兒發表了一項聯合聲明,希望世界領袖、特別是中國領袖、在北京奧運期間對蘇丹政府施加壓力,使得達爾富爾內戰停火五十五天。怎麼把北京奧運會和非洲國家內亂扯到一起呢?簡直荒唐至極!很明顯,這些運動員(絕大多數來自西方國家)是掉進了所謂“人權”運動的陷阱,因為中國在蘇丹開發能源上有很大投資,他們就想在奧運問題上向中國施壓,使中國轉向蘇丹政府施壓。

  “文明衝突”—今年四月九日《紐約時報》發表的“火炬與自由”社論結尾說:“沒有人期待中國在一個晚上民主化,並且,中國經濟力量如此強大,誰也不真正想得罪北京。但是一個申請到舉辦奧運的國家也應該顯示它擔當得起這份光榮。中國把這場即將到來的表演弄得這麼糟糕祇能怪它自己。”它所說的“這麼糟糕”指的是反華反共及藏獨分子在西方某些城市奧運火炬傳遞時故意搗亂,而以“立論公正”為標榜的《紐約時報》卻把它怪罪於中國,又莫名其妙地把舉辦奧運會和“中國在一個晚上民主化”扯到一起。這篇社論是西方某些人在北京奧運這件事上和中國搞“文明衝突”的醜陋標本。它題目中的“自由”和文中的“民主化”露出了狐狸尾巴:是希望中國變成剖腹自殺的蘇聯,或者再鬧一次一九八九年春天的“民主”風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