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家泉:美國在台灣“反服貿”學運的角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2 00:30:58


李家泉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台灣五月份出刊的《海峽評論》,有一篇題為《未完成的顔色革命》的社論,解決了我腦海中的一個問題。這就是,美國在台灣“太陽花學運”中,究竟扮演的是什麼角色?但因收到這一期刊物較晚,而且這個“太陽花學運”早已結束,不太想炒這個冷飯。但經再三思考,還是決定寫這篇文章。因為,這次學運雖已結束,但問題並未解決,火種依然存在,尤其應該釐清美國在這方面的立場和態度,這是十分重要的。

  一、歷史上的美國對華政策

  關於美國在台灣“太陽花學運”中的態度,我當時首先本能地感到,“太陽花學運”,雖是以“反服貿”為名,卻是以干擾兩岸經濟和阻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目的的政治事件,美國不可能是袖手旁觀者。後來見到一位來自台灣的老朋友,又陸續看到一些資料,得到的看法和我原來的想法是一致的。然而,很快又看到包括來自香港和台灣的報刊和網絡信息,大都說這次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是在美國直接干預下才終止的。這是怎麼一回事?《海峽評論》的這篇文章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實,兩者是一致的,並不存在任何矛盾。

  文章首先回顧了美國歷史上一直以來的對華政策。1894年,中國甲午戰敗,美國就曾極力支持簽訂《馬關條約》。為什麼?主要是想實現“日據台灣,以日制中”,這與今天美國的“美日結盟,以日制中”是一脈相承的。二戰中,日本戰敗投降,美國又“扶蔣反共”。蔣介石被迫退踞台灣後,美國對華政策改變為“以獨制蔣,以蔣制共,以共制蘇”。兩蔣去世後,美國對中國海峽兩岸的政策再改為“不統不獨、不戰不和、以台制中”。正像該文作者所說,這個“四不”,“重點在不和”,只有不和,美國才能實現“以台制中”。

  為了貫徹執行美國的“四不”和“以台制中”政策,美國緊緊控制了台灣的兩個政黨——國民黨和民進黨,以作為自己的禦用工具。一是,以民進黨牽制國民黨,防止它太親近大陸,最後走向“統”;二是,以國民黨牽制民進黨,防止它過激地走向“獨”,最後把美國“拖下水”。這兩者對美國自然都不利。

  二、美國“反服貿”策略的變化

  美國一開始就是慫恿和支持台灣一些青年學生“反服貿”的。這篇社論,引用了一位曾任美國駐廣州領事館副領事、現任駐美國國務院中國分析部門,及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中國問題”專家譚慎格先生的一些話,認為馬英九當局一個時期來對中國大陸靠得“太近、太熱乎”了。他說: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及後續的服貿協議,都對台灣經濟及區域整合不會有任何幫助”,說“馬政府當前對中國採取的是比較扈從的戰略,而不是積極主動配合美國重返亞洲的大戰略”。又說,“美國對大陸的軍事圍堵”、“日本、菲律賓都配合了,唯台灣在這方面做得不足”,所以,他認為對於馬英九當局來說,“首先就要讓他停止目前的錯誤政策”。譚慎格還特別指出,美國一直在“期待著以台制共”,因而,“不滿馬英九現行的兩岸和解”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