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劉廼強:新環境下的港台關係如何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2-09-02 00:50:06


 
  在兩岸關係當中,香港向來都是一度重要的橋樑,但自回歸以來,反而失去了這一角色。在陳水扁時代,兩岸關係緊張,香港起不了作用;到馬英九當政,兩岸直接溝通聯絡,香港被繞過了。但是在未來四年馬英九一方面死守“三不”,但同時也需要與大陸加強經濟聯繫的情況下,政治議題需要表面上漫不經意地放在一旁,“一國兩制”的香港這特殊平台,反而大派用場。

  自1949年以來,於國共鬥爭,兩岸分治的背景之下,港台關係,特別是經濟和文化的交往在夾縫中從未間斷,人脈關係千絲萬縷,兩地民航飛機直航之後,對香港機場的沖擊遠未如預測那麼大。但是一到政治掛帥,香港總是被擱在一旁,即便是過去的四年兩岸關係長足發展,亦是如此。大陸四大銀行入台,不經香港,連北京在港的視窗公司京泰集團,雖云在香港上市,去年年底直接在台灣成立京泰發展有限公司,也不經過香港。究其原因,台灣和大陸都認為所有事情直來直去最好,經過香港好像有損體面,降了格似的。

  而香港自己也不大熱心,仲介角色對香港沒有明顯的好處,官員們暗底裡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在“小政府,大社會”的不作為思想主導之下,香港也不主動跟台灣拉近關係。上屆馬英九當選之後,於2010年4月初,台港分別成立“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和“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作為官方洽談機構。2011年7月15日起,“中華旅行社”改名為“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而香港剛於5月15日在台灣設立“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總算順應了潮流。

  但是根據文初的判斷,兩岸關係將於未來4年停滯不前,大陸方面當然希望能有所突破,而台灣當局要對島內和大陸交代,唯一的切入點看來只有在港台關係之上多做幾件事情。對台灣來說,“錢7條”事實上十分寬鬆,港台關係不管怎樣拉近,都不涉政治,而大陸對此也只會樂見其成。而香港在新特首梁振英的領導之下,首先會更有作為,其次他對台灣也比較熟悉和具善意,早在四年前就主張香港應積極創造港台交流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