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薩科齊又耍“達賴牌” 對華策略滿盤皆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13 23:31:15  


 
四、克制民族情緒 北京展現外交智慧

1、北京外交開始“亮劍” 抵制中國料將越來越難

  就在薩科齊執意和達賴會晤後,中國警告他將會付出沉重代價。儘管中國各地至今尚未現如今年4月般的反法示威情緒,且中國網站論壇上充斥著呼籲抵制法貨的聲音也未獲得廣泛迴響,但由于薩科齊這次觸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北京絕對不會這樣輕易放過他。

  事實上,中國在薩科齊和達賴會晤前,已經宣布推遲原定12月初的法國里昂召開的中歐峰會。這是中歐峰會近10年來首次被推遲,因此在歐洲引發相當大的震撼,特別是歐洲本來期待在這次的峰會,得到中國的具體幫助,以應對目前的金融海嘯,但如今峰會無限期展延,歐洲的如意算盤已打不響了。這不是北京衝動之下的决定,而是經過內部討論、謹慎的政治權衡以及地緣政治考量後的結果。這也是中國實力與信心的表現。(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今年臺灣選舉中國民黨的重新上臺,讓中國的對手失去了極爲重要的“臺灣牌”,從此以後,發展中國家很難再靠說一句“承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從北京獲得貸款、援助,滿載而歸;歐美國家也不能再用向臺灣出售武器,或邀請陳水扁到本國的某個機場“過境”兩個小時,作爲對付中國的辦法。還有,北京奧運會已經成功結束,爲“保證奧運順利舉辦”而緊張了七年的中國官員,終于獲得了難得的輕鬆。中國已經證明,自己能够舉辦奧運會這麽隆重的國際盛會而不遭到任何國家的正式抵制。今後,“抵制”中國將變得更加難以想像。既然對手手中的“臺灣牌”、“奧運牌”這兩張“王牌”都已經打出來了,那麽,中國自然就會打出自己的牌。歐盟各國不能假裝對這樣理智的處理方式感到震驚,它們應該能預計到北京對任何外部挑釁所作出的堅决、合適的反應。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政府可以依靠中國人民的巨大支持。一個網上調查表明,約97%的網民對薩科齊會見達賴喇嘛一事感到憤慨。(英國《金融時報》)


2、第二輪“抵制法貨”潮 薩科齊挑釁,法國最受傷

  法國長期有一種論調認爲,法國可以不需要中國,而中國不能沒有法國。法國無論怎麽做,中國都會有求于法國,少不了買法國的飛機、核電站和通信設備等等。薩科齊在會見完達賴後就特意將法國與歐洲捆綁在一起向中挑明,中國需要强大的歐洲給其提供就業機會。法國負責人權事務的國務秘書雅德在電視上發表講話,“要中國冷靜”,要中國接受現實,指責“中國沒有必要把兩國關係變得緊張”。這些顛倒了的說法顯示了其毫無內疚地反將責任推給了中國。(北京人民網)

  雖然整個會見只有短短的30分鐘,但可能給成千上萬的中法企業帶來的損失和衝擊,却是相當龐大的。有專家估計,僅因中歐領導人峰會的推遲而被押後的中國采購大單,可能高達數十億甚至上百億歐元之巨。法新社指出, “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經濟餘波”。

  令法國輿論擔心的是,薩科齊的舉動已經激起了中國民衆的不滿和憤怒,中國民衆此次抵制法貨的呼籲比以往更爲强烈。連日來,在中國大陸的網絡上,正在掀起一場新的抵制法國貨的聲浪。網民們除了呼籲集體抵制香奈兒、家樂福、路易威登等50多個法國品牌外,還向中國政府發出了叫停中法大型合作項目的呼聲。法國《費加羅報》報道稱,中國互聯網上掀起了反法運動,很多中國網民要求采取更强硬態度。英國路透社的文章則說,中國民衆“認爲法國此舉是對中國民族情緒的侮辱”。文章認爲,中國有大批的法國企業,且對像家樂福這樣的公司來說,中國市場關係重大。(北京《環球時報》)

  有人說中國推遲中歐峰會也是無奈,其實中國根本不需要這次中歐峰會,或者至少說是幷不怎麽需要這次中歐峰會,事實上這次中歐峰會是歐洲有求于中國而非中國有求于歐洲,中國應對這次危機的對策早已明確,將由出口與投資爲主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爲主要靠內需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把自己的事辦好就是對世界的最大貢獻”。而目前法國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中國的合作:在20國集團內,薩科齊需要中國支持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薩科齊更需要中國市場來兌現其對法國企業和民衆所許下的承諾,以振興法國經濟。但薩科齊在法國最需要中國支持時大倒其灶,不啻于以輕褻的政治游戲來損害本國的經濟利益。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從外向型的貿易發展之路回縮到內需市場上來,中國一方面對外部市場的利益攸關關係呈降低趨勢;另一方面,主要發達國家在進入中國市場時面臨著激烈競爭,而在市場准入問題上,中國擁有絕對的主動權。所以,薩科齊主動挑釁,最大的受傷者還是法國。(廣東《廣州日報》)


3、風波短期難望平息 中法衝突考驗外交智慧

  世界媒體對于中國將采取什麽措施“報復法國”猜測紛紛,法國則不斷有人出來淡化中法關係的緊張,兩國之間接下來的每一步似乎都充滿了懸念。這是中國近年來與西方的又一次尖銳衝突,之前與日本、德國以及再早與法國、荷蘭的每一次角力都很難說出勝負,但總體上,中國通過這接二連三的衝突變得堅强而成熟,國力比這些國家都增長得更快。分析人士認爲,這一次的中法衝突肯定又會很艱澀,一兩天內不可能看出輸贏,它需要中國更高超的外交手腕,以及中國社會更大的承受力。中國不具備讓薩科齊公開認錯的力量,法國是個大國。但中國大概能做到讓薩科齊暗暗叫苦。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主任馮仲平說,這輪中法外交的衝突是由法國先挑起的,中國已采取了無限期推遲中歐峰會這樣“史無前例的舉措”,讓法國明確感受到了中國的態度。他表示,今後中法關係勢必會冷淡一段時間,這也是法國爲此付出的代價。(廣東金羊網)

  有分析人士表示,因歷史問題、“西藏問題”及臺灣問題,中國曾不止一次與日德法荷等國進行過外交角力。此次薩科齊會見達賴給中國人提了一個醒——在複雜的外交形勢下,類似中法緊張這樣的外交鬥爭不會只存在一天兩天,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外交就是在西方的不斷挑釁中一步步走過來的。如今,我們已經積攢下足够的力量敢于對歐洲表達憤怒,但中國還遠沒有强大到能威懾西方,徹底解决西方對中國的挑釁。對此,中國社會必須有足够的承受力和思想準備。這種外交鬥爭不僅是實力和意志的比拼,更需要外交手腕。韓國檀國大學教授金珍鎬表示,在國際事務上,法國總是以大國自居,一直想通過各種方式謀求國際承認,如何化解中法緊張,需要中國的智慧。(北京《環球時報》)

  北京也應該看到,中國的强大崛起,本來已經給西方世界很大的壓力,如果中國利用政治制裁或者經濟制裁來對付法國,恐怕會引發更大的反效果,更何况,北京在西方政要會見達賴喇嘛的問題上,確實有不同的反制措施,對美國,只是口頭抗議,對德國,則是局部反應,對法國,則是疾言厲色,這當然給人一種“欺軟怕硬”的感覺。在歐洲問題上,北京必須認識到,歐盟連美國都敢抗爭,不可能對北京的壓力低頭。(美國《世界日報》)

  更爲重要的是,在全球經濟危機深化的情况下,中國和西方都不應該將政治上的歧見與經貿挂鈎,更不能輕易煽動抵制法國貨之類的事情,這樣做勢必傷人害己,得不償失。北京以前反對美國和西方對中國動輒“貿易制裁”,自己當然不能重蹈覆轍。比較樂觀的是,北京在釋放出强烈政治資訊之後,針對法國的“放軟”也有了善意的回應,同時也再次重申與達賴喇嘛的對話大門是打開的,一硬一軟之間,顯示了北京的靈活,這是值得肯定的,因爲把薩科齊變成第二個小泉純一郎,對北京反而不利。(香港中評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