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會見證中國華麗轉身 邁向“幸福國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6 11:36:12  


 
三、力推經濟轉型 為十二五時代定調

1、兩會深具意義 重新思考經濟核心價值

  “兩會開幕,所有眼睛都盯著十二五規劃。”新加坡亞洲新聞台的這句總結相當具有代表性。今年的“兩會”有著特殊的意義。其一,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啓之年,會議期間,代表委員將審查和討論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確定今年以及未來五年國家發展方略;其二,在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尚未完全消退的大背景下,中國自身的發展,尤其是中國改革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有待解決,這不僅反映在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同時社會結構也有諸多的不適應。(北京《中國經營報》)

  5日上午,備受矚目的中國“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和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均宣示,中國將向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起攻堅。其中,有兩個目標引人注目:今後五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相應的目標分別是7.5%和5%。這一被視為本世紀至關重要的歷史性決定,將深遠影響中國的發展方向。(北京鳳凰網)

  雖然“十二五”尚未批准,但新加坡“今日在綫”網站一篇題為“中國的大膽轉折點”的評論已提前對“十二五規劃”評頭品足。報道稱,與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改革開放搭建舞台的第五個五年規劃,以及九十年代中期開啓國有企業市場化的第九個五年規劃一樣,這一新規劃將使中國重新思考其經濟的核心價值,它也許會作為中國最大膽的戰略倡導之一,被載入史册。(北京《環球時報》)


2、定論路綫之爭 “國富民強”取代“國進民退”

  正在進行的“兩會”,中國的決策層和衆多媒體不約而同地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民生”將成為中國新一輪發展、“十二五”開局的重中之重。從“九五”到“十二五”,“發展是硬道理”的方向沒變,但發展的觀念在變:“唯GDP”被科學發展觀取代;經濟增速由“保增長”變調為“減增速”;改變背後有代表委員運籌帷幄獻計獻策的智慧。“兩會”十四年的“變”或“不變”,都是這個國家民主政治最真實的印記。(香港《大公報》)

  未來中國,是要“國富民強”,還是繼續走“國進民退”的老路?這是一些西方媒體總結出來的拜在中國面前的“路綫之爭”。法新社稱,中國日益富強,但許多人不并不高興,收入差距擴大導致產生了“紅眼病”。“美國之音”說,30多年來,中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從一個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與此同時,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環境污染空前嚴重,貿易磨蹭越來越多。北京已經決定要降低經濟增長速度,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讓民衆能够從經濟增長中得到更多實惠。這一轉型思路受到歡迎。台灣“今日新聞網”說,今年兩會將確立發展目標從以往的藏富於國,轉向還利於民,這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縮小區域差距戰略轉變的重要一步。《旺報》總結說,大陸的GDP新戰略將是“民生為本”。(日本《中文導報》)


3、難達一蹴而就 中國經濟調頭恐非易事

  不過,中國如何將“幸福”這一偏重感受性的概念,落實成為衡量國家發展的具體指標,尤其是如何擺正GDP發展和民衆幸福之間的辯證關系,仍值得進一步關注。(北京新華網)

  有新加坡媒體評論說,兩會批准的“十二五”規劃也許會作為中國最大膽的戰略倡導之一,從本質上改變中國的經濟模式,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也有西方人士提醒,轉變會是長期的,因為中國可不是一艘一下子就能調過頭來的小船。(北京《環球時報》)

  其實,中國“兩會”的大多數問題已在內部審議過,唯一不確定、也最受關注的是正迅速膨脹的中國經濟的未來。2006年中國也曾提出增加收入、改變經濟結構,但隨後推動經濟的還是出口和基礎設施建設。從2000年到2009年,消費占GDP的比重下降近10個百分點,僅為35.6%,是許多亞洲國家的2/3,美國的一半。位於北京的一家研究機構的董事長亞瑟•克羅伯說,中國確實正在傾聽他們的經濟學家的意見,更致力於發展內向型經濟,但這不會立竿見影。(美國《紐約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