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中國養老金隱性債務規模或超20萬億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2 09:59:01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14年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研究將繼續深化,各相關改革也將多點推進。而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在於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值得注意的是,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或將使得我國每年職業年金的滾動增量將近4000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養老金市場化運營的資金量,也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又一“活水”。

  職業年金每年滾動增量或4000億

  中國證券報:近日人社部等部委提出,2014年將繼續深化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研究,研究提出城鎮職工基礎養老金統籌方案。未來我國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的重點在哪?消除養老“雙軌制”能否成為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的突破口?

  鄭秉文: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改革的優先排序已清晰可見,比如,基礎養老金實現全國統籌,制定社會保險待遇的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建立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管理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等。實際上,這些改革措施是一個整體設計,在很多方面互為條件,某一兩個側面改革難以單兵突進,因此,改革需要一個整體設計,是一攬子改革。

  但是,我認為改革確實也有突破口,就是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此次《決定》的表述是“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這就與以往多年說的事業單位五省市試點有很大不同,說明機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改革是齊頭並進、“聯動”的,這充分表明中央下決心了,同時可操作性更強了。而實際情況確實如此,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條件越來越具備,一攬子改革中的建立職業年金制度的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包括此前人社部和民政部聯合出台社會組織建立職業年金新政。

  機關事業單位改革是倒逼養老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契機,既可使企業職工受益,又可促進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障體系。在35年的改革中,有很多試點成功了,但是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卻是例外:2008年的五省市改革不成功;上世紀90年代事業單位改革有將近半數人參加,而至今僅有1300萬人。《決定》中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改革放在一起,說明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高層共識、政治決心、政治擔當等方面都以全新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未來的方案也必將充滿智慧。

  中國證券報:機關事業單位改革對於資本市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鄭秉文:《決定》在這方面實際也有一些表述,比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加快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商業保險”。這些對於資本市場發展在客觀上都是“利好”,包括“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因為機關和事業單位大口徑人數將近4千萬,他們建立職業年金之後,每年繳費就超過2000億元,相當於2012年職業年金繳費增量1000億元的兩倍,如果考慮到103號文規定的職工個人新增4%稅優政策的激勵,每年的滾動增量就將近4000億元,這不僅增加了養老金市場化運營的資金量,也成為我國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的又一“活水”。

  多渠道拓寬全國社保基金來源

  中國證券報:根據人社部的預計,2013年全年我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3.3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多數學界和業界人士都認為,我國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壓力相當巨大,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鄭秉文:從全球範圍來看,養老金投資運營多為購買國債,或是採用市場化投資運作,而存在商業銀行的只有中國。投資體制低效導致我國養老金的貶值風險在加大,在以銀行存款為主的投資體制下,中國養老保險基金獲得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而在過去11年間,中國年均通脹率高達2.47%,每年都處於縮水之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