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國華人媽媽開啟新媒體育兒時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11:47:31


Jenny 將在媽媽群裡籌得的善款支票交給慈善機構工作人員。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都說養娃難,在海外養娃更難。面臨語言環境、中西方母嬰護理差異、沒有親人照顧等一系列問題,華人媽媽在海外養娃著實是一場費時費力的持久戰。但隨著新移民群體的增加,70、80、90 後媽媽族群逐漸成為英國新一代華人媽媽主力軍。與以往相比,她們的整體教育水平更高,也更習慣通過社交網絡給自己緩解海外育兒的壓力。因此近兩年來,在英國以育兒為主題的各色微信媽媽群、公眾號以及網站等新媒體平台應運而生,甚至一些全職媽媽以此打開了自己的事業“第二春”。

  新一代華人媽媽教育水平高 新媒體成育兒法寶

  據法國《歐洲時報》英國版報道,早上起來打開手機,微信里紅紅一片,未讀信息幾百條,有的講嬰兒健康問題、有的是母嬰產品打折信息、有的講倫敦最近熱門的親子活動,還有各種華人媽媽聚會、讀書活動等,點開幾個群,快速瀏覽挑選有用信息收藏,再看幾個活動時間是否適合參加……這是家住倫敦西區的米媽了解育兒信息的主要方式。

  米媽的情況並非個例,近年來, 隨著英國新移民群體的增加,80、90 後媽媽族群逐漸成為英國新一代華人媽媽主力軍,年齡上的改變帶來了媽媽群體在教育水平、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變化。而新媒體,是這一代媽媽群體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倫敦媽媽讀書會發起人白鮮平也表示,從參會人員來看,充分體現了英國華人媽媽受高等教育的趨勢,其中有博士學位的不在少數。她們對於文化的鑒賞能力和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應該也是遠高於早期迫於無奈定居英國勉強度日的群體。

  合璧兒教育資訊平台創始人王凌潔博士表示,很多留在國外發展的媽媽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集中在70、80 後,手機的普及,微信的使用都給予這樣的群體更多的信息來源。

  倫敦地方現上百媽媽群 全職媽媽開啟事業“第二春”

  由於社交網絡是這些年輕媽媽習慣性獲取信息的法寶,因此近兩年來,在英國以育兒為主題的各色微信媽媽群、公眾號以及網站等新媒體平台應運而生。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光倫敦地區內就有上百個微信媽媽群,這些群成員至少都在50人以上,分別以教育、健康、親子等某一方面的育兒話題為主題,成員都會不定時的主動在群里分享相關有用信息。

  隨著媽媽群的發展壯大,一些全職媽媽甚至由此把育兒變成自己新的事業,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據了解,這些媽媽以媒體、管理、教育等領域從業人士為主,在懷孕前都曾有較為成功的事業,但為了照顧子女都回歸家庭成為全職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她們找到了個人的方向,搭建起了專門的育兒平台。

  這些育兒平台大多以微信群、微信公眾號以及網站等新媒體的形式存在,但每個平台又根據創辦人自身優勢和資源的不同而各有側重。如在倫敦地區發展較有規模的有以跨文化育兒為特色的育兒公號和網站“合璧兒”,以媽媽群體實用信息為主打的公號“英國養娃那些事兒”,以組織親子和媽媽社交等線下活動為主的微信群“萬能媽媽群”,也有以國際化雙語平台提供中英兩國教育專家育兒觀點的公號“語言學習與國際教育工作坊”等。

  群友媽媽:微信群是精神寄托 但加入太多會浪費時間

  對於加入微信媽媽群、從新媒體平台獲取育兒信息的媽媽們,對這種趨勢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從事金融行業的小S(化名)在馬年成為一名媽媽,從那時開始,她加入了倫敦地區的六、七個媽媽群。她認為,對於懷孕後或者生產後出行減少的准媽和媽媽們來說,微信上的媽媽群可以便捷的分享交流很多妊娠和育兒經驗,尤其是兩眼一抹黑的新手孕媽和媽媽,常會被胎兒或寶寶的情況弄得措手不及,這時候過來人的經驗是非常有效的幫助。

  倫敦華人媽媽筱文(化名)有兩個寶寶,因為朋友熱心推薦,她加入了萬能媽媽群、合璧兒群、英國養娃群,還有因住所相近而形成的北倫敦媽媽群等多個微信群。她接受歐洲時報採訪時表達了對微信群和公眾號的看法。“加入微信群以後得到的各類信息增加許多,無論是吃喝玩樂、活動信息,還是育兒、醫療、福利保險等,幾乎都可以在群里或者公眾號里找到。”

  另外,筱文還表示微信群是她當全職媽媽後拓展人際關係的主要渠道。“我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媽媽,大家從群里聊天到現實中聚會相識。”她還提到,華人媽媽在英國帶娃要克服心理上的“孤獨感”, 媽媽群有時更是一個精神寄托。“無論有什麼問題、或開心、難過的事想分享,往群里一說基本都有回應。”

  不過,筱文也坦承,因為覺得加入太多微信媽媽群看對話浪費時間,她已退了好幾個群,僅保留了2 個經常組織活動的微信群。她說:“現在華人媽媽微信群很多,有時我會被朋友莫名拉進一個群,我會擔心隱私受侵犯。而如果群的主題不明確、群主又沒好好管理,會很浪費時間, 我會退群。還有,媽媽們的育兒理念有時也很不一樣的,在微信群僅靠文字、音頻交流,有時還會造成誤解,甚至引起爭論,平添煩惱。”

  業內人士:潛藏盈利商機但仍需時日

  據了解,目前在倫敦地區發展速度較快的微信媽媽群成員超過500人,單個微信公眾平台粉絲超過6000人。採訪過程中各群組的創辦人都強調創辦目的是服務英國的華人媽媽,並無考慮盈利,但若想長遠穩定發展,經營模式是必然要思考的問題。新媒體專業人士表示,就目前英國的媽媽群情況來看,發展程度都屬初期,要走上盈利模式還需很長一段時間且有一定困難。

  該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英國的媽媽群組都是以華人媽媽為主要目標群,但華人在英國屬少數族群,更不用說媽媽或准媽媽的人數則更加有限。現階段看來尚在初始階段的媽媽群組數量眾多,質量並不穩定,能否真正有人能做到穩定成熟且有專業性的新媒體平台,仍需要觀察。根據一些已經成功運行的育兒平台,比如中國的搖籃網,英國的Mumsnet等看,如何穩定的維持目標群體且真正的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和服務,是育兒平台的關鍵。

  命運起伏從絕望主婦到萬能媽媽

  如果要真正了解萬能媽媽群,似乎必須先了解Jenny和她的故事。香港出生,澳門長大的Jenny喜愛文藝,曾在歌唱比賽中奪冠。在英國拿到碩士學位後回到香港,事業、婚姻一切順風順水。但生活卻開始了180度逆轉,新婚丈夫的出軌讓婚姻草草結束,她心灰意冷回到英國。與老友Alex重逢讓Jenny再次步入婚姻,很快地,她懷上了大女兒Geby。孕期4個月的時候,醫生已發現孩子腹壁關閉不全,Jenny噩夢一般的折磨開始了。

  女兒Gaby自一出生就掙扎在生死的邊緣,Jenny看著Gaby被推進手術室30多次,每次都擔心有去無回。不久,醫生告知Geby百分之九十腸道壞死,治療也是徒勞,她們只能回家療養。Geby的開放性創口每天都有感染惡化的可能,每天長達12小時的輸液讓她要拉30幾次肚子,喂飯就會吐。而Jenny都要忍著悲痛一次一次地擦拭乾淨,寸步不離地看護。

  她每天被困在家里不能出門,想到日子可能永遠這樣下去,她幾近瘋狂,不受控制地邊哭邊罵。但除了家中四壁,沒有人聽得到,她怕跟老友提起孩子,因此沒有人知道和體諒她的痛苦。每次跟醫生討論Geby的病情,都像刀子劃在Jenny心上一般。就這樣,日複一日,她被醫生確診為抑鬱症。

  “我當時想到了死,”Jenny對記者說,“而且我甚至覺得我的家人都會原諒我,因為實在是太難了”。懷上了老二Sevy後,Jenny決定要撐住,即便Geby的病是無可醫治的,但只要她能活一天,就要讓這一天充滿快樂。她也不再避諱談論女兒的病情,學會了氣功等輔助療法,也開始請人幫忙家務。慢慢地,她在居住地區的超市里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她也重拾自己對文藝的熱愛,努力考取了Zumba教練牌照,重拾了信心。

  2014年初,Jenny出去吃了頓飯,那是女兒出生後她第一次和丈夫有自己的自由時光,她的心態也變了,她慶幸自己能走出來,也開始想要去幫助別人。

  2014年夏天,朋友給她介紹了微信這個平台,讓她意識到,像自己這樣無法出門、孤獨的母親也能這樣簡單地在微信上交到朋友,即便只是一兩個,她已經覺得非常寶貴。

  Jenny創立媽媽群初衷很簡單,就是覺得華人媽媽居住分散,不容易接觸,有一個群可以讓在家帶孩子的媽媽互相認識、幫忙。但她沒有想到的是開群沒多久,群里的人數就達到500人,現在還發展了20多個小群,成為了英國人數最多的華人媽媽微信群組之一。這一切,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