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希拉里非洲行話中有話 貶華無助增美影響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05 00:03:13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正在非洲6國開展為期11天的旋風式外交,在第一站塞內加爾,她就為這次非洲之行定下了基調——向當地人民推銷美國式民主和人權觀念。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稱,乍一看,在非洲倡導民主和人權沒什麼錯,但細讀這位美國首席外交官的講話,字裡行間卻隱隱吐露出對中國在非投資合作的擔憂,暗含美國同中國在非洲大陸爭奪影響力之意。

  希拉里.克林頓在塞內加爾發表演講時強調,“在21世紀的今天,那種允許外人攫取非洲財富、同時不留下什麼好處的日子應該結束了”。她雖然沒有挑明,但聯想到過去西方媒體不斷指責中國在非洲投資時只考慮獲取資源而忽視環境保護和當地發展的報道,其指向性不言自明。

  文章稱,希拉里.克林頓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好像忘了,就在上個月於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上,中國宣佈向非洲提供200億美元貸款,用於支持基礎設施、農業、製造業和中小企業發展,這一數目是之前3年承諾貸款額的兩倍。相比空洞的說教與承諾,非洲國家更歡迎這些“實實在在的幫助”。

  美國害怕中國走進非洲,不是因為中國破壞了非洲的民主、人權和法制,而是因為中國以平等和真誠的態度贏得了非洲人民的好感和友誼。南非總統祖馬就曾對中國平等對待非洲的態度表示讚賞。就連西方學者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在許多西方人對這個大陸表示輕蔑之際援助了非洲”。

  說到底,希拉里.克林頓此行是要在非洲與中國展開抗衡與競爭。問題是,美國一方面害怕中國在非洲的商業活動和無私援助,一方面又由於自身面臨的經濟困難而無暇顧及對非洲的投資和建設,對非洲的承諾往往口惠而實不至,即便提供一些援助也要附加大量條件,讓非洲各國難以接受。

  文章指出,近年來,中非經貿合作突飛猛進。中國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中非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1663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83%。看到美中兩國在非洲此消彼長的實力和影響力,“酸溜溜”的美國外交官內心自然充滿了無奈和不甘。然而,沒有尊重、平等和友善,何來發自內心的合作。

  文章最後說,中國歡迎其他國家對非洲的投資和援助,吃苦耐勞、聰明肯幹的中國人從來也不懼怕競爭。儘管美國不願看到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穩步上升,但它必須意識到,通過貶損他國來增強自己影響力的做法無異於緣木求魚。與其“羨慕嫉妒恨”,不如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呼籲的那樣,借鑒中國的援非方式和中非合作的成功經驗。這才是非洲真正需要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