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加速巨型鑽地彈裝備進程 可打擊朝核設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07 12:26:08  


 
  鑽地彈的產生與發展,經歷了一個與防護工程長期鬥爭、相互推進的過程。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為了研製出一種能夠鑽入地下,摧毀蘇聯洲際導彈發射井的彈藥,開始了鑽地彈的研究。

  事實上,在人類戰爭史上,進攻和防禦一直都是作為對立統一的矛盾體而存在。進攻方式和防禦手段之間體現的是一種相互對立、相互依存並相互轉化的辯證統一關係。鑽地彈與地下工事的發展歷程,體現了攻防這一對矛盾總是在對抗中尋求平衡點的關係。

  與鑽地彈和地下工事類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進攻一方對防禦的突破成功率很低,這既是因為防禦一方擁有地利優勢,也因為進攻一方缺乏遠程打擊能力。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情況發生了改變。由於飛機、坦克等新型武器裝備的出現,進攻一方擁有了更多的攻擊手段和更強的攻擊能力,進攻作戰的地位日益上升。

  如今,信息化作戰使發現即摧毀、防區外作戰成為現實,防禦一方反擊能力受到極大制約,進攻能力將成為影響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美軍研發鑽地彈的熱情才不斷高漲,使得這種有可能改變作戰形態的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

  可以說,在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鑽地彈與地下防禦技術猶如新的“矛”與“盾”,隨著它們之間攻防大戰的愈演愈烈,也必將推動信息化戰爭向地下拓展,並會像太空、海洋深處以及電磁和網絡等戰略新高地一樣,激發出一種新的作戰領域。

  從本質上看,去核並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一味地追求絕對暴力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適得其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