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家稱殲20機身尺寸大有利於掛載反航母武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0 08:36:43  


 
  提出1000多處細節改進

  在不少人眼中,試飛員是離天空最近的人,也是離死亡最近的人,因為每一次試飛都是“刀鋒上的舞蹈”,他們的命運就是走鋼絲。

  目前,全球唯一現役的第四代戰機(按俄羅斯劃代為第五代)F-22,在試飛階段就有兩名試飛員喪生。在第三代戰機的研製中,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國戰機均出現過多次墜機事故,而中國的國產三代機殲10在試飛中實現了“零傷亡”,創造了試飛史上的一個奇跡。

  與老一代試飛員不同的是,雷強從飛機設計之初就開始介入,全程參與,共為殲10提出1000多處細節改進。某種意義上,他也是飛機的“設計師”。“在試飛殲10之前,我只要坐上飛機總有認識的東西,但是首次面對殲10時,我完全傻眼了,60%以上基本都不認識。”雷強說,但通過一次次試驗,他不但熟悉了殲10,還“幫助”殲10一步步走向完善。

  殲10竟然如此敏捷

  為了駕馭好殲10,雷強攻讀飛行理論,還保持記錄飛行心得。無論多忙,他都堅持學習英語,現在與外國試飛員交流時已沒有語言障礙。面對被稱為“死亡禁地”的三角翼飛機失速尾旋這一特大風險試飛科目,雷強也毅然選擇挑戰。在俄羅斯培訓時,他還被稱讚是“世界級的優秀試飛員”。雷強表示,從他1998年第一次駕駛殲10起,到殲10批量裝備空軍部隊,他總共駕駛殲10飛了1000多架次,而整個殲10的試飛員隊伍,大約只有10多個人達到這個水平。

  對於殲10的作戰性能,雷強說,他第一次首飛做滾轉時嚇了一跳,飛機竟然如此敏感、敏捷,那是二代機做不到的。此外,殲10可在80公里範圍內發射導彈,作戰半徑超過1600公里,如果空中加油,還能夠翻倍,以確保遠至南沙的安全防衛。雷強說,裝備殲10以後,我國的戰鬥機就可以有效地奪取制空權,同時實現對地精確打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