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稱中國火箭炮概念先進 集成化與美俄存差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22 22:25:15  


 
  以目前世界上集成化最高的美制M-270型火箭炮為例,儘管其裝備的273mm火箭彈的射程與威力與世界同類型彈藥相比,已不再占有優勢,但卻因集成化而獲得了多種彈藥發射性能,使其一直占據著世界最佳自行火箭炮的寶座。其最具代表性的裝填方式是裝載兩個發射模塊,共12枚273mm常規火箭彈。但只要任務需要,其隨時可將相鄰的四個273mm發射管換成一個可發射“冥河”短程彈道導彈的發射單元,從而是該系統具備了同時發射兩款彈藥,打擊兩類目標的能力。而時至今日,該能力仍為M-270型火箭炮所獨有。相比之下,中國的WS-22型火箭炮採用的是122mm的發射管,發射模塊呈橫5竪4布局。因此,其完全具備以1具273mm發射管替代4具122mm發射管,或以更大直徑的發射管替換9具或16具122mm發射管的能力。屆時,該型火箭炮將憑借自身的綜合化打擊能力,替換之前的若干款性能單一的火箭炮。

  回顧包含火箭炮與身管火炮為主的陸軍壓制火力的發展不難發現,其後勤保障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但面對日益複雜的戰爭,誰能更早開啟後勤保障由繁到簡的過程,誰就必將在日後的戰爭中獲得明顯的優勢,而火箭炮的集成化恰恰順應了這一趨勢。同樣以美制M-270自行火箭炮為例,其在發射箱頂部,高度集成了火箭彈發射模塊的吊裝設備,僅依靠火箭炮系統的3名成員,即可輕鬆完成發射模塊的卸載與裝填任務。相比之下,中國的WS-22型火箭炮同樣裝備了類似裝置,從而使該系統不僅可依靠自己的能力進行裝填與卸載,同時,對後勤基地補給彈藥的要求也大大降低。由此帶來的戰場優勢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集成化可使中國火箭炮部署更多平台。

  集成化帶給火箭炮的另一大優勢在於發射平台的多元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火箭武器大幅發展,兩栖登陸與空地打擊重要性日益凸顯,火箭曾被用於幾乎所有作戰平台。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即是當時主要的交戰國都將火箭彈整合到了飛機上,從而使戰機在不裝備大口徑航炮的情況下,具備了擊毀任何重型坦克的能力。而另一代表性事件,就是美國將大量機載火箭彈整合到了某些特定的登陸艦艇上,以大量發射火箭彈的方式,對敵方灘頭目標進行短時間的大規模火力壓制。儘管這一做法在戰時效果極佳,但在戰後卻並未繼續發展。即使如此,這一布置方式卻催生了一款今天聞名遐邇的戰艦——兩栖攻擊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