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軍報: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是軍隊核心任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1-09 08:59:00  


 
  以重點突破提高軍事鬥爭準備質量 

  沒有重點就沒有戰略,沒有重點就難以突破。充分利用重要戰略機遇期,抓住重點內容謀求突破,既是遵循軍事鬥爭準備內在規律的客觀要求,更是全面提高部隊實戰能力的迫切需要。 

  軍事訓練作為和平時期軍隊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戰鬥力生成和發展的基本途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軍事鬥爭準備。必須進一步提高對軍事訓練重要性的認識,切實把軍事訓練擺到戰略位置,真正在部隊形成大抓軍事訓練、大力推進訓練轉變的新高潮。應抓住聯合訓練這個戰鬥力生成的關鍵環節,強化聯合意識,提高聯合素質,健全聯訓法規,完善聯訓機制,推動軍事訓練從形式到實質的聯合。應以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為重要切入點和抓手,積極探索組織指揮訓練、戰技術對策研練和武器裝備操作使用訓練的有效辦法,加速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應以使命課題訓練為載體,積極構設近似實戰的戰場環境,探索以對抗訓練、野戰化訓練和基地化訓練、模擬化訓練、網絡化訓練等為主要方式,以真、難、實為檢驗標准,以考、比、拉為落實機制的實戰化訓練路子,增強訓練實效。應積極開展非戰爭軍事行動訓練,提高部隊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專業技能,增強部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人是戰鬥力諸要素中最積極、最活躍的要素,人才準備是軍事鬥爭準備中最重要、最艱巨的準備。戰爭勝負決於戰場,但決定勝負的環節卻在平時的競爭之中,其中的重點就是人才。當前,關鍵是要突出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和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兩個“戰略抓手”,牽引和推動人才隊伍能力建設的整體發展。突出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培養,重點建立健全戰略戰役層次指揮員培養提高模式,圍繞完善聯合作戰人才培訓體系、改革聯合作戰教學內容和方法、加大指揮軍官崗位輪換和交叉培訓力度、加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應急培訓等,加強和完善有關措施。突出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抓住龍頭、帶動整體的原則,重點培養能够跨學科領域謀劃組織重大項目攻關的科技領軍人才、能够指導推進學術技術創新發展的學科拔尖人才、能够解決裝備技術保障複雜難題的技術專家人才,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撑。 

  兵貴神速是戰爭指導的鐵律,信息化條件下更強調“速度優勢”。快速反應能力已成為衡量一支軍隊戰備水平和實戰能力的重要標志。應健全靈敏高效的應急指揮機制。在總結梳理近年我軍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抓好相關成果的固化和轉化,建立應急機制,健全法規制度,完善機構設置,制定應對預案,組織相關研練,確保一旦有事能快速反應、高效指揮、正確行動。應建立先進可靠的指揮信息系統。按照互操作性好、反應靈敏、安全保密和信息共享的要求,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信息網絡和綜合一體、層級簡捷的指揮系統,依靠信息技術提高應急指揮與快速反應能力。把握戰略投送能力建設的特點規律,重點發展戰略運輸機(艦)、軍用直升機和新型航行器,統籌考慮交通戰場建設,探索建立順暢高效的指揮管理機制,整體推進戰略輸送能力建設。 

  保障也是戰鬥力。現代戰爭中的任何一次作戰行動,都是體系的對抗,對綜合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推進軍事鬥爭準備,必須全面提高作戰保障、後勤保障和裝備保障等綜合保障能力。我軍歷來注重協調推進作戰力量與作戰保障力量建設,偵察預警、指揮通信、測繪導航、氣象水文、工程防化等保障能力總體實現了同步提高。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戰場空間的不斷拓展,作戰保障能力體系開始出現新的“短板”,必須盡快補齊,以形成全維戰場的聯合作戰整體優勢。後勤保障重點是提高現代化水平。按照時代發展要求,穩步實施後勤改革,將保障體制向一體化推進、保障方式向社會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邁進、後勤管理向科學化轉變,推動後勤建設又好又快發展。裝備保障重點是加強配套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新型武器裝備建設發展,不斷優化我軍武器裝備結構體系。注重裝備的體系配套、系統配套和保障配套建設,提高裝備系列化、通用化、標准化水平,逐步推進裝備成系統成建制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加快建立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體系和維修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軍民融合發展裝備的路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