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造航母須具五大科技 超級計算機居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2 08:48:11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儘管當今建造航母的入門設計變得容易了,但工程實施中大量的細節仍可難倒很多國家。業內專家指出,根據美國海軍工程規範,航母建造一般要經過船體放樣、船體機件加工、船體裝配、設備安裝等 12道“高精尖”工序,其中,航母的船體放樣至關重要。這道工序堪稱航母“胚胎期”,需要標準化的大型試驗水池、風洞及超高速計算機為依托,當今世界僅有8—9家公司有能力完成。 

  航母用鋼也是眾多國家心中永遠的痛。由於航母船體必須承受住9級以上風浪,對船板要求很高。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美國研製的HY-100特種鋼,它被美國政府視為戰略物資,不允許擅自出口。2008年4月,印度啟動國產航母項目,可本國公司死活拿不出航母用鋼,軍方只好厚著臉皮找俄羅斯求援,花高價從俄羅斯進口了4560噸特種用鋼,而整艘航母卻需要約2萬噸這樣的鋼材。 

  配套電子設備能否跟上航母建造周期也是重要制約因素。美國航母使用的電子配套系統,一般在船體建造前幾年便已著手研製和生產,避免在總裝時出現“艦等設備”局面。蘇聯在這方面卻交足了學費。以“庫茲涅佐夫”號為例,該艦原定於1985年12月底下水,但海軍在1984年底提出改換艦上的無線電對抗系統型號,造艦計劃頓時陷於忙亂之中。新的型號設計變化致使12個系統訂貨脫期和方案被迫修改;造成報廢電纜400公里,新增電纜1200公里;2100多套、110車皮的電子設備未能及時到貨,至少延誤工期一年半。這還只是冰山之一角。“中國已經擁有‘遠望’號大型航天測控船隊這樣的超強實力,配套電子設備運用於航母建造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業內專家如是說。 

  此外,建造航母,最關鍵的武器——艦載機也不是誰都能製造的。現今艦載機製造技術控制在極少數國家手里。俄羅斯倚仗其雄厚的航空工業力量在艦載機製造上尚可與美國比肩。印度就是從俄購買的航母配屬艦載機。艦載機與常規陸基戰機相比,強調機體結構強度更高,必須具有短距離起飛能力,能夠抗海洋性氣候的腐蝕,機翼能夠折叠。這些苛刻要求,常使得那些有心造艦,卻無力造機的國家陷於窘境。 

  艦船專家認為:建造航母最繞不過的難題,還有美國人的獨門技術——蒸汽彈射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蒸汽彈射器、斜向跑道等技術的應用,使艦載機能夠在航母上安全而高效率地起降。這些製造技術為美國獨家壟斷,技術高度保密。儘管蒸汽彈射器原理簡單,但並不等於生產容易,其所需的承載滑塊、導軌、汽缸、活塞及傳動裝置不僅需要超級精密機床加工,而且工藝流程非常複雜、精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