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論兩岸統合的路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4 11:37:08  


 
  馬英九所屬的國民黨,雖然對外宣稱“不獨”,但是也表明“不統”,雖然不走民進黨的“台獨路線”,但是繼續延續李登輝與陳水扁的台灣主體“論述路線”。此一結果使得“台灣主體性”不斷強化,也因而繼續拉開台灣對大陸的認同距離,而使得兩岸彼此愈來愈像“他者”的關係。“台灣主體性”或“台灣意識”原本應該只是個鄉土的認同,但是在政治的操弄下,“台灣主體性”與“台獨”隨時僅有一線之隔。

  經過長達15年的政治操作,兩岸認同差距愈拉愈大。台灣著名的《遠見》雜誌在去年十月份的“民眾的自我概念”調查報告稱,台灣人民中已有高達95.9%認同自己是“台灣人”、只有46.6%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甚至低於對“亞洲人”(73.5%)的認同。在統獨立場方面,67.5%的人民反對終統(即“立刻統一”與“維持現狀後走向統一”)、50.6%的人民贊成終獨(即“立刻獨立”與“維持現狀後走向獨立”)。另外,在“民眾終極統獨立場”方面,有67.5%民眾並不贊成兩岸最終應該統一,贊成的僅有19.5%;有50.6%民眾贊成台灣最終應該獨立成為新國家,不贊成的有34.1%。其實不止是遠見雜誌的這份報導,其他民意機構也有類似的民調,而且也反映出同樣的趨勢。

  這份民調反應出“台獨”的底層能量已經愈來愈強。因為台灣有選舉考量,政治人物多有隨勢逐流的傾向,如果台灣內部沒有一股將兩岸拉回“中國人”或走向“統合”的聲音,兩岸即可能愈走愈遠,而未來要將這趨勢拉回來的政治成本也必將更大。

  台灣缺乏強化兩岸認同的主張與行動

  在馬英九主政下的兩岸關係,目前台灣僅有兩種主流聲音:

  一是“兩岸關係物質化”,即台灣方面僅願意多談經貿、金融,但是僅限一般技術性的互動,不存在著新功能主義所稱的“擴溢”(spillover)可能,在文化、社會的交流上仍持保守態度,並以商業收益做為交流的思考。

  二是“強化台灣主體性”。“兩岸關係物質化”固然有助於兩岸良性互動,但是並不必然能夠加強兩岸的認同鞏固,有時可能反而會更加深兩岸認同的分歧,而“強化台灣主體性”的論述,固然有其歷史因素的背景,也有政治選擇的需要,但是,這兩種主流論述匯流將極有可能讓兩岸在心理認同上逐漸愈來愈遠。

  一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雖然已經由海基會與海協達成觀光客來台等四項協定,但是兩岸的認同差距卻沒有減緩的跡象。這顯示出,只有經貿交流,並不一定能夠為兩岸建立共同的重疊認同。今(2009)年開始,台灣內部又將開始選舉,“強化台灣主體性”也必定又將是個被朝野政黨拿來凸顯“愛台灣”的說詞,因而使得兩岸的認同差距有再加大的可能。

  對於政治有基本認識的人應該都瞭解,如果兩岸之間缺少了共同“認同”,兩岸關係的發展不可能是平穩的,兩岸未來的政治統合也將是緣木求魚。兩岸認同愈折裂,未來要付出的成本就愈大。兩岸統合學會就是希望從民間立場,為如何促使兩岸人民強化彼此對於同屬中國,同為中國人的認同而努力。這項神聖的工作具有兩方面的功能:一是在台灣目前僅有的“兩岸關係物質化”與“台灣主體性”兩種聲音以外,開拓另一種主流的訴求,簡單地說,就是將追求“共同認同”發展成為兩岸的一股重要聲音;另一則是具體提出未來工作方向,呼籲與影響兩岸政府透過制度性的安排,促使兩岸人民強化彼此對於同屬中國、同為中國人的認同,讓兩岸認同得以依循此一方向以獲得強化與鞏固。

  如果兩岸和平框架是未來兩岸的骨幹,那麼兩岸認同就是兩岸的血肉,唯有認同強化鞏固,兩岸和平框架才能穩固。沒有共同的認同,所有目前的物質性交流,都有可能成為鏡花水月。擴而大之,華人社會何嘗不也是如此,如果彼此永遠只是停留在血緣與文化上的認同,中華民族不能算是走向統合,也無法發揮中華民族對於全球貢獻的集體力量。再則,兩岸統合與華人統合兩者也存在著共生與相輔相成的關係,兩岸認同的鞏固有助於全球華人認同的強化,而全球華人認同的強化,又有利於兩岸未來的政治統合。

  “統合”(integration)兩個字,大陸方面是用“一體化”表達。兩岸統合學會未來的工作方面,以強化兩岸認同為主軸,做為一個民間社會學術團體,將在文化、社會、經濟、金融、國際空間、兩岸和平協議方面推出一系列的“兩岸統合”構想,以促使兩岸未來發展的一體化。以下就是未來推動的七項構想,於此我就稱它為“七個夢想”吧!其目的在以強化兩岸與華人的共同認同為目標:

  七個夢想

  (一)文化統合

  中國歷史告訴我們,“書同文”是任何政治統合或統一的最基本條件。我們可以說,正是由於一套相同的非拼音文字,使多方言的中華民族能夠超越語言的藩籬,而在各種歷史的風雨中,始終凝聚而不墜。這也就是說,在文化的凝聚力上,文字恐怕比語言更具有重要性。因此,儘管兩岸語言相通,但無可否認的,兩岸這些年來文字書寫上的差異,已然成為了兩岸人民一個區隔我群與他者的重要符碼。所以只要兩岸文字仍有“簡繁”之別,即使這差別並不算大,但兩岸認同也將因之而失去連綴的基本憑藉。而且由於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的崛起,華文也逐漸成為了世只性的語言,學習華文也成了世只的趨勢。然而由於客觀形勢的對比,世只上的華文學習,幾乎都以大陸的簡體字為基準。而這樣的形勢,某種程度上也形成對台灣人民的刺激,這也就是說,繁簡字體越發成了拉開兩岸認同的觸媒。

  其實平心而論,文字涉及現代與傳統的接軌,因此台灣的堅持使用繁(正)體,相當程度上使台灣維持了與中國傳統文化接軌的優勢,或者也可以說,它正是維繫台灣在文化認同上的一條最重要的紐帶。這也是為什麼有一些台獨分子千方百計想要推動一套新拼音系統的緣故。因此,如果說大陸真的想要增進台灣對中國的認同,文字其實正是一個很好的管道。事實上大陸當年推動簡體字的一些基本考量,隨著今天電腦的普及,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而無可諱言的,由於簡體字的使用,也的確對與中國文化傳統的接軌,形成了某種不利的影響。綜合這些狀況,“兩岸統合學會”乃認為兩岸很可以考慮以推動“兩岸文字趨同化”作為文化統合的首要重點工作,這一工作未必是捨繁就簡,或者是去簡歸繁這樣的選擇題,而是希望能夠結合兩岸與全球華人對於中國文字、文化有造詣的專家,依漢字的造字原則重新檢討文字之簡化,同時也考慮書寫的簡便性,據此討論是否可以“讀繁寫簡”為基礎,或者以逐步回歸正體為原則來使兩岸的文字逐漸走向整合之路:一方面方便傳統與現代的接軌,一方面藉以增進兩岸的文化整合。

  (二)貨幣統合

  貨幣為認同的重要象徵。“兩岸統合學會”將呼籲與推動建立“第三貨幣”,以成立“華元”(Chinese Dollar)做為與兩岸(可包括港澳)現有貨幣外的第三種貨幣。歐洲共同體在推動歐元的經驗可以做為兩岸的參考。

  “華元”可分三個階段推動。第一階段“華元”以“中華貨幣單位”(Chinese Currency Unit,CCU)的身份出現,僅用在企業間報價、結算,以節省交易成本;第二階段推展消費使用,從“中華貨幣單位”晉身為“華元”,成為第三種貨幣,與兩岸(可包括港澳)現有貨幣共同使用;第三階段則是仿照歐洲使用共同的貨幣,使用單一“華元”。

  貨幣統合並不需要以兩岸為限制,可以擴展到港澳地區。換言之,在兩岸四地可以開啟貨幣的統合,以節省兩岸四地的交易成本,也方便全球華人之間商業往來,並經由共用貨幣來強化彼此的重疊認同。未來如果其他東亞國家願意參與“華元區”(Chinese Currency Region),自然歡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