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浦北客家儺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0 15:55:27  



  客家儺戲有四人、八人、十二人三種。表演者身著古裝,頭戴帽子,臉掛麵具,手執刀、斧、戟、劍、棍、鋤、鏟之類的農具兵器。戲中人物栩栩傳神,表演時而詼諧有趣,圍觀的人群經常會因為表演者口語化的幽默說詞而暴發出一陣陣爽朗的笑聲;時而神秘詭異,整個山坡充滿了陰森森的氣氛,不由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儺戲表演一般從頭天下午開始,到次日上午結束。輪到“跳儺”的村子,家家戶戶殺豬宰牛,大宴賓客,據說,誰家邀請到的賓客最多,誰家當年就最有運氣。表演儺舞的山坡上,村民擺賣飲食、豐貨等,場面異常熱鬧。

  ●客家儺面具

  表演儺戲時由村民們扮演的儺神要戴上各具象徵意義的面具,面具是木雕的,既有宗教人物,如開山、鍾馗等,也有世俗人物,如儺公、儺婆等。目前浦北客家儺戲面具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為全頭形,五官完整,頭有冠帽或發飾;二為全臉形,五官完整,僅有臉面,個別女相畫有鬢髮;三為半臉形,有臉殼無下巴,這種面具現在很少使用,筆者也僅在一儺戲世家的收藏品中見過。

  在儺戲中,面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儺戲盛行的商周時期,為了在儺戲中獲得強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儺戲的方相氏佩戴著“黃金四目”面具。《周禮•夏官》說:“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末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攤,以索室驅疫。”方相氏成了“驅鬼逐疫、消災納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樣神秘可畏。在儺戲表演中,面具則成了儺戲造型藝術的重要手段,也是儺戲最為重要、最為典型的道具。演員佩戴面具是儺戲區別於其他戲劇的重要特徵。

  在客家儺戲中,面具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與民俗含義。客家人認為,面具是神靈的象徵和載體,把面具當作聖物看待,如何對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約定俗成的各種清規戒律。例如製作面具時要舉行“開光”儀式,取用面具要舉行“開箱”儀式,存放面具要舉行“封箱”儀式。又如不讓女人觸摸面具,不讓女人佩戴面具,面具的製作、使用、存放都是男人的事情。男人戴上面具即表示神靈已經附體,不得隨意說話和行動等等。

  儘管如此,但客家儺面具不失為藝術百花園的珍品。它本身就是一種造型藝術,遵循著它自身的藝術規律與原則。其造型,往往因角色的不同而有差異,其表現手法主要以五官的變化和裝飾來完成人物的驃悍、兇猛、猙獰、威武、嚴厲、穩重、深沉、冷靜、英氣、狂傲、奸詐、滑稽、忠誠、正直、剛烈、反常、和藹、溫柔、妍麗、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從戲戲角度講,面具具有藝術代言體的功能,什麼角色一般佩戴什麼面具都有講究。同時,各種千姿百態的面具造型一經展示,便讓人獲得無窮的藝術美感。驃悍之美、兇猛之美、猙獰之美、剛烈之美、英氣之美……無不顯示其中。

  在客家人現存的、具有宗教色彩的儀式中,作為一種民間力量,儺承載了客家人最為原始的力量:剛勁、無忌、血腥、坦然、秩序,還有尊嚴。看浦北客家儺戲,似乎觸摸到了遠古祖先的靈魂,感受到來自遠古的震撼。浦北正在大力發展生態、人文旅遊,深入挖掘、研究儺文化,同時注意保存儺文化的原生態,儺這朵瑰麗的文化奇葩,正開放在浦北大地,並將與天地共存、永續傳承。(來源: 網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