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現階段的印尼華人文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9 11:50:10  


  印尼華人的文學可分爲兩類:印尼文文學與華文文學。前者又稱爲印尼土生華人文學,歷史較長,作品量也大,如今已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然而,印尼華文文學——又稱印華文學——歷史較淺,作品數量也較少,加上無人深入研究,所以鮮爲人知。 

  這兩種文學的産生,與印尼華社的結構息息相關。印尼華社乃由已經同化的不諳華文的土生華人與還操華語或中國方言的移民(新客)華人所組成。土生華人在印尼居住的日子久遠,而新居華人只有一兩代,所以,華社有兩種文學也可以考究。 

  這篇文章旨在分析印尼土生華人文學與印華華文文學的發展概况,論述這兩種文學的獨特性及各種作家的作品,國家政策對于印尼華人文學的重大影響,以及印尼華人文學與印尼民族文學的關係,幷且闡述印尼華人文學所面對的問題與前景。 

  ●印尼土生華人文學 

  印尼土生華人文學始于19世紀末期,在20世紀上半葉蓬勃發展,戰後由于印尼民族主義的衝擊,印尼土生華人文學逐漸地變成了印尼民族文學的一個環節。 

  然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土生華人文學幷不受人重視。起初,研究它的只有幾個土生華人自己,例如梁友蘭與趙雨水,他倆都曾先後寫文章以及專書研討這門課題。後來,土著名作家普•阿南達•杜爾也撰文討論華人文學與華人馬來語的地位,指出在20世紀前的作品是前印尼文學的一部分,與其他種族的馬來文作品同屬于印尼同化文學。到了70年代,有個英國年輕學人華生寫了一篇學術文章,指出土生華人文學與印尼土著文學的共同性。旅紐印尼華人郭約翰也完成了一篇博士論文,比較有系統地介紹與分析戰前的土生華人文學。 

  法國女學者葛羅婷•沙爾夢也不落人後,發表了不少評述土生華人文學的文章。但是,使人對土生華人文學刮目相看的是她80年代中期出版的巨著《印尼華人馬來語文學》。她前後花了十餘年功夫,才完成了這部厚達600頁的專著。這部書比較有系統地將戰前及戰後15年的土生華人的文學作品目錄加以收集、整理和編排。其實,沙爾夢幷沒停止書目的編纂工作,她還收集了有關作家的生平事迹。許多作品也附上內容簡介,爲研究者提供頗珍貴的資料。 

  根據她的統計,土生華人作家及翻譯家共有806位,他們的作品有2757部,佚名者的作品有248部。所以,總共有3005部。在這三千多部作品裏,包括73出劇本,183首馬來長篇叙事詩(俗稱“莎雅爾”),233部西方文學作品翻譯,759部中國作品翻譯以及1398部長篇以及短篇創作小說。沙爾夢認爲,土生華人的文學作品的數量,遠遠地超過所謂“正統印尼現代文學”作品。印尼文學專家阿•第奧博士(荷文)在他所編的《印尼現代文學》(1969年版)書後的印尼土著作者及其作品一覽,羅列了175名土著作家及他們的400部品,該書的修訂本(1979年版)也羅列了更多的印尼作家及他們的作品:即作家284人,作品770部。 

  遠在荷人東來以前,華人已經在爪哇居住。但是,人數很少。19世紀前,交通的困難及海禁的嚴厲,阻礙了大量移民到荷屬東印度(即印尼)來。移居東印度的華人主要是福建人。一般上,他們沒有携帶家眷同來,所以,與非回教徒或者名義上的回教徒的當地女人結婚,然後定居下來。這些華人及他們的後裔,後來組成了相當穩定的和統一的社會,俗稱土生華人社會。19世紀前半葉,這社會漸趨自立,因爲其間的男女比率逐漸平衡,减少了與當地女人的通婚。新移民形成短暫的小團體,通常都很快地融入在土生華人社會。 

  土生華人出生于荷屬東印度,一般上都具有母系方面的土著血統。他們大多數不會講中國方言或華語,而以當地語言溝通。在爪哇主要城市,尤其是多人居住的北海岸,巴刹馬來語與福建方言成爲一個混合語言。19世紀末,這種混合語演變成爲巴達維亞(即雅加達)馬來語(或稱低級馬來語),幷且成爲爪哇土生華人社會的共同語。很自然地,土生華人最早的文學作品,多數是用這種語言寫的。 

  最初出現的土生華人文學作品,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翻譯和仿效馬來古典文學的作品。例如,1882年出版的《海瑞》罷官的故事,1883年出版的《三國演義》,1885年出版的《山伯英台》以及1884年問世的《西蒂•阿克巴麗的故事》都是這個時期的産物。 

  這時期的作家,都沒有受過正式的西方或者印尼文教育。當時根本還沒有印尼學校,正式的“歐人”(即荷蘭人)學校也還沒有接受華人學生。至于中華學校在20世紀初才創立。所以,能够真正掌握荷語與馬來語的不多。雖然如此,土生華人社會裏出現了頗出色的作家,其中最有名的要算是李金福(1853-1912)。 

  李金福出生在西爪哇一個漆匠家裏。他受過傳統的私塾教育。不過,不久就同荷人教師補習。他從荷人那裏學到了荷文,也自修馬來文。李金福的馬來文根底深厚。他在1884年出版的《巴達維亞馬來語》,乃是印尼第一部用馬來文寫的語法書。後來的土生華人作家,有許多都仿效李金福的文筆。 

  李金福起初幫人辦學校,後來搞印刷,也當了馬來報章的撰稿人。從1884到1912年間,他完成了25部作品,包括上面提到的長篇叙事詩《西蒂•阿克巴麗的故事》,取材自中國故事的《七粒星》和《梁天來》;與威格斯合譯的《基督山恩仇記》;以及以新聞故事爲題材寫成的小說《報仇》、《壞人集團》和《大老千》等。他在1897年出版的《孔夫子傳》是第一部用馬來文寫的介紹孔子的專書。 

  雖然在19世紀末爪哇已出現了像李金福這樣的土生華人作家,然而,土生華人文學的蓬勃發展是20世紀的事。當時,爪哇掀起了華族民族主義運動的浪潮,印尼土生華人紛紛開始組織社團,開辦學校,學習中文。當時的土生華人民族主義的目標是强迫殖民地政府改善華人的生活,消除各種禁令和允許土生華人學童受教育。在這種民族主義的壓力下,荷印政府爲土生華人辦學(荷華學校),許多土生華人都將子女送進這些學校。然而,大多數土生華人,由于經濟條件不許可,仍然將子女送到中華會館開辦的中華學校重新學習中國文字。雖然如此,土生華人對于中文的掌握還遠不如馬來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