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構築“大國外交”新追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3 09:44:57  


 
  一是“發展外交”。胡錦濤強調,新形勢下,外交工作必須切實維護全方位對外開放條件下中國發展利益。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是一個大國的成長基礎,大國外交是務實外交,不能脫離國家發展大局。實際上,一年來中國領導人利用參加重大國際多邊會議倡導合作,把外交舞台當作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重要機會,並取得了積極成果。

  二是“安全外交”。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利益。其核心是眾所周知的“一個中國”原則,這是中國外交的“紅線”不可觸犯。由此可推,今後可能更加嚴厲對待西藏達賴、新疆分離主義分子,壓縮他們國際活動的空間。而對於南海等地區,寸土不讓,但會盡量克制,不讓局勢惡化,以致危及周邊安全穩定。

  三是“大國外交”。胡錦濤說,要適應世界格局變化,全方位、多層次地推進外交工作,重點是要運籌好大國關係。顯然,中美關係仍是重中之重,同時繼續深化與俄羅斯、歐盟的關係,也會對印度、日本伸出友誼之手。

  四是“人文外交”。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實際上就是增強中國的“軟實力”。

  五是“維權外交”。堅持以人為本,依法維護中國公民和法人海外合法權益。這是海外華人華僑的特別關注點。中國作為日益開放強盛的大國已經從“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到“我們的同胞遍天下”,甚至中國的投資也撒遍各國。中國政府理所當然要重視和維護自己同胞(港澳台同胞)和企業在海外的正當權益,“有事找使(領)館”。

  六是“和諧外交”。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其關鍵詞是相互尊重、擴大共識、和諧相處、互利共贏。這應該是中國在世界上首創並實踐的理念。在一些涉華事件和多邊外交問題上,中國外交的回應往往堅定而適度,在某些方面比較克制,比如對土耳其總理抨擊中國民族政策、澳大利亞總理為力拓事件質疑中國司法,中國政府依據事實和法理說話,心平氣和,並沒“對著幹”打口水戰。

  可以說,這些內容基本勾勒了新的形勢下中國“大國外交”的戰略和內涵。胡錦濤強調“四力”訴求,實際上表明了一個崛起中的大國的“全球觀”、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自我要求和理想境界,體現了大國風範,值得考慮和關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