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治體制改革須名副其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8 10:01:51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8日載文《政治體制改革須名副其實》,文章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了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性,還提到讓人民批評、監督政府,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摘要如下: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是這麼說的:“中國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領域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就不可能成功。”顯而易見,溫家寶是把政治體制改革列為各項改革的首位,因此被輿論界普遍認為是中國政府釋放了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信號。

  其實,政治體制改革在中國並非新鮮事物,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就已經提出來了。而把政治體制改革列為改革大業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古已有之”,鄧小平早在1986年6月28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就指出:“我們所有的改革最終能不能成功,還是決定於政治體制的改革。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因為首先會遇到人的障礙。”

  由此可見,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論述,和鄧小平當年的講話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而其重要意義是在於,這是中國政府首次以如此明確的形式,把政治體制改革是改革開放大業的決定性因素寫進政府工作報告裡。換言之,政治體制改革將不會停留在理論層次,而是必須通過政府工作去付諸實踐的。

  按照鄧小平最初的設計,中國的改革是要經濟改革、政治改革兩條腿走路的。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政治體制改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鮮被提及,而片面進行經濟改革的結果,就是在經濟繁榮迅猛發展的同時出現了空前激烈的社會矛盾。如本報在兩會前夕發表的社論所言,中共其實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並且在2007年的十七大做了一些旨在糾偏的部署,溫家寶在本屆人大提出政治體制改革,亦可視為把十七大決議中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部分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層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