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泰國世界日報:東亞中美爭鋒 日本淪為配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6 21:53:25  


  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泰國世界日報6日社論說,自釣魚台中國船長被扣風波之後,東亞外交格局發生了微妙但重要的變化。從表面上看,中日之間仍然問題嚴重,儘管中國總理溫家寶與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歐亞首腦峰會上作了短暫會面,其實這種巨大衝擊後的慣性延續,更多的是為了緩和國內的政治壓力。在日本,跨黨派議員認為政府放人,是對中國的屈服,勢要追究;而中國輿論則要求北京“乘勝追擊”,把收回釣魚島付諸真正的行動。

  社論說,其實,對雙方執政者來說,已經悄悄著手進行療傷行動,日方不斷釋放要求改善關係的呼籲,而中方從釋放扣留的日本公民到對日稀土出口解禁,中日恢復風波前的“正常關係”動作頻繁,至於最高層峰會,還有待政治環境的進一步“轉暖”,這就清楚表明,中日雙方都不願意小泉純一郎時代長達多年的“政治冷卻”期再現,因為經濟形勢不容許北京、東京這樣做,區域政治的變化也不允許東京、北京“任意率性”。

  但是,不管中日雙方如何努力,也不管未來兩國是否很快解凍,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東亞局勢和中日關係經此“釣魚島風波”,已經無法恢復到之前的景象,主要關鍵不在中日兩國,而在美國。“美國回來了”,而且回來得如此得意,這是各方都沒有想到的。

  隨著事件的冷卻化,國際輿論以及海內外的華文媒體都一致地認為,美國是最大的贏家。但是,這種意見的背後,是對美國的否定,理由很簡單,美國違背了二戰的協定,在中日兩國之間“製造”了釣魚島問題,以便左右逢源,爭取美國的利益,這當然沒有錯。然而,這次風波之後的東亞格局變化,並非是以往中日美三國博弈的再演,而是具有更為深層的結構變化。

  具體而言,日本徹底放棄了經濟起飛之後挑戰美國的戰略企圖,這種挑戰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在經濟上與美國競爭,在日本經濟如日中天的年代,日本國民生產總值達到美國的二分之一,超美成為日本舉國的口號,並引發了美國壓制日本,日本對美國說不的風潮;一個是政治上和外交上疏離美國,企圖擺脫美國的制約,向亞洲回歸,最典型和高潮的例子正是今年民主黨鳩山政權提出的“東亞共同體”設想和搬遷美國駐沖繩的軍事基地。但是,這兩個挑戰完全失敗,如今日本生產總值不但跌至美國的三分之一,而且日本經濟低迷20年,根本難以成為美國的對手,而在政治上,日本挑戰美國的企圖也遭遇挫折,不但亞洲國家沒有視日本為亞洲國家的領袖,更對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種種狡辯難以容忍,因此,日本回歸亞洲的企圖可謂失敗,而在擺脫美國的控制上,也因為沖繩駐軍這一挫折而破產。在這個基礎之上,中國的快速崛起,也讓日本挑戰美國的願望難以實現,因為中國在經濟上展現的市場規模,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高速飛躍,使中國成為亞洲的當然領袖,徹底阻止了日本成為亞洲龍頭老大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依賴美國的狀況,竟然回到了二戰結束後的光景。

  事實上,在這波中日較量的過程中,美國悄悄但深度地介入了。可以這樣說,沒有美國的表態,即釣魚島是屬於日美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中國可能借力使力,把風波升高,並讓軍事威懾力量進入釣魚島海域;沒有美國的暗中壓力,日本可能不會那麼快地釋放中國漁船船長詹其雄;同樣,沒有美國強調美日同盟,中國也不會那麼快地著手修復中日關係。在某種程度上說,美國在事隔半個多世紀之後,再度成為日本最大的後台老闆。

  當然,這次美國的回歸和日本重新投入美國的懷抱,與戰後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相同的是,美國支持日本仍然是要遏制中國的崛起,但是,美國和日本都不願也無法再度鼓勵中國,因為今天中國的實力,早就是戰後一窮二白的中國不能比擬的,不僅如此,美國和日本在某種程度上,越來越依賴中國的龐大市場,換句話說,今天美國和日本,對中國的策略是既合作,又鬥爭,合作是為了經濟,美國無力再像戰後那樣,給日本輸血,因為美國自顧不暇,甚至在進入中國的市場上,美國和日本還有競爭。然而,在政治和軍事上,美國還是要利用日本這艘不沉航空母艦,來遏制中國的壯大。

  社論說,從這個角度來看,東亞未來的一段時間,至少20年,將是中美兩強相爭的局面,日本已經淪為配角。


    相關專題: 保衛釣魚島 官民同仇敵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