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現代的中國渴望新型道德規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04 14:20:22  


一名路人在悅悅旁邊走過,距離不足半步。(視頻截圖)
  中評社香港11月4日電/英國《金融時報》11月3日載文《現代中國渴望新型道德規範》,摘要如下:

  每天都有數千名中國遊客前往杭州郊外的靈隱寺。當他們走進供奉有一尊佛像的寺院大堂時,他們點著一簇香,叩頭拜佛。但是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和穿著很好的人似乎對這種儀式應該怎樣進行還沒有思緒。他們左顧右盼,跟著其他人一起做。

  人們不應對周日閑逛的遊客在寺廟參加這種普通宗教儀式有太多的解讀。然而,遊客在靈隱寺尋求精神寄托的行為象徵著一個國家在渴望物質發展之外的一些東西。物質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現代社會存在的理由。

  在中國越來越光鮮和現代的發展表面下,有關道德的辯論在永恒地進行著。上個月,一個小女孩被汽車碾壓後十多名路人路過竟對此置之不理,有關這一幕的視頻在中國民眾中引起強烈反響。視頻中,2歲大的小悅悅被碾壓後,大量出血,而就在她之後被第二輛汽車撞到生命垂危時,共有18人步行或駕車路過。

  這起事故在網絡上激起人們進行反省。碾壓小悅悅的第一輛車的司機和18名路人均遭到聲討。一位網友在微博中寫道:“經濟發展了,道德卻倒退了。”這起事故的發生地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呼籲每個人“用良知的尖刀解剖自身的醜陋”。

  一些評論家尋求用中國文化來解釋這起事件,稱古語就指出“人總是照顧自己的利益”。一位女作家引用一句古語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她總結道,中國文化“缺乏向陌生人表達同情的意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