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舌尖”陷尷尬 中國文化“內力”式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16 08:19:49  


《舌尖上的中國》
  中評社香港6月16日電/美國《僑報》6月13日載文《“舌尖”陷尷尬 中國文化“內力”式微》,摘要如下: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在全球掀起了一股中國美食熱潮,並由此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典範。然而,與中國文化“墻內開花墻外香”截然不同的是,位於廣州和平西路8號的竹園竹升面店,因在該紀錄片中“露臉成名”,其承租的約14平方米的店鋪租金猛漲逾八成。該店老板李世林近日無奈表示,因小店已承受不起高額房租成本,終將於“本月18日關門謝客”,他還表示後悔上了節目,“要不然業主或許不會加如此之高的價”。

  彼時語境下,“舌尖上的中國”已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這檔生發於舌尖,並迅速裹挾了“美食”、“美酒”甚至“愛國”等多種元素的電視節目,儼然成了一種文化現象。作為這種文化現象的一部分,“舌尖上的面店”想必結結實實地火了一把吧?然而,人們猜中了這開頭,卻沒猜中這結局。

  在眼球經濟時代,“舌尖上的面店”因受關注而紅火,又因為紅火而遭遇租金上漲、被迫關門的厄運,這實在是一種尷尬。

  此前,“圍觀改變中國”的說法曾一度流行。如今,本以為圍觀也可改變當前食物的面目,卻不曾想引發了負面作用。秉承著“民以食為天”傳統的中國人眾裡尋他千百度,終覓得一個美好之地,卻迅速衍生出危機,不禁令人嘆息“好景”何止“不常在”?

  惋惜之外是無奈——這間面店的命運,又何嘗不是一種必然?物欲浪潮裡,經濟利益成為一些人的終極追求,只要能攫取利益,哪還顧得輿論譴責、道德批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