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家庭財富超美的偽命題與真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4 08:27:38  


 
  此種情況之下,中國家庭資產整體規模高於美國的概念就僅僅只是一組數據,於中國自身的發展而言,並無太多成績可供肯定與總結,相反,如果進一步看待導致中國高儲蓄率與高房價問題產生的原因,就會發現“概念”背後有著真問題。

  首先,中國的高儲蓄率並不等於中國人收入高。同一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過半的家庭很少或沒有儲蓄,而收入水平處於90%以上的家庭階層儲蓄率達六成,其總儲蓄率占當年總儲蓄額的近七成五。這就說明了導致高儲蓄率是因收入高的人群,對於大多數中國民眾而言,顯然系因收入不高而消費不足,因此,從另一方面而言,高儲蓄率問題的實質是貧富差距日益拉大又一投射。與之對應的是,美國在政府提供的很高的社會保障之下,在創新科技所帶動的經濟持續復甦中,經濟總量仍然最大,人均收入亦遙遙領先中國,美國人在保障無虞,收入較高情況之下,持續高消費,為經濟增長提供不斷動力。因此,中國若想擴大消費,保證經濟增長,現有的諸多刺激消費政策並非靈丹妙藥,重要的是如何普遍增加民眾收入,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以及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其次,中國高房價捆綁約束著經濟發展。一方面,住房貸款已是中國眾多家庭的重擔,“房奴”們因高房價支付著遠高於年收入的購房貸款,消費不旺,內需不足,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根本解決面臨巨大挑戰;一方面,房地產仍是中國現有經濟發展方式中的支柱。地方發展經濟、追求政績,房地產業的畸形發展反而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攔路虎。對於執政者而言,如何保證經濟增長,又不重蹈飲鴆止渴的覆轍,考驗著中國各級政府。

  隨著中國崛起,基於歷史感的民族復興之夢,是每一位華人胸懷所系,經濟、科技、文化等等方面的成就與趕超值得自豪與驕傲。但是追崇虛妄的趕超話題,漠視現實,就只會是中國發展征程中的障礙。因此,淡看種種中國趕超美國的迎合群體心理滿足感的話題,埋首審視中國自身存在的差距與問題,探索繼續前進的有效路徑,是執政者與輿論的真正職責所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