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股市怎麼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0 13:35:08  


 
  但是,市場的發展,其內外引發的嬗變與力量往往超越設計者起初的構想與約束。正如中國經濟經過多年淬煉,已經初具市場形貌一樣,中國股市其實也取得了很多長足進展,不能簡單以“圈錢機器”或者“政策市”視之,不僅市場先生逐步有了更為權威的發言權,而市場風氣也遠比以前乾淨、投機有所退潮、“三高”現象大幅好轉,股市指標也更加貼近宏觀經濟形勢。

  回顧最近十餘年的股市數據,根據筆者整理,上市公司盈利增長了5倍有餘,流通市值增長了8倍多,但是指數卻低於2001年同期。十年A股真如一夢,也意味著中國投資者這十餘年並沒有充分分享到上市公司增長的紅利——究其原因,投資者是在為當年不合理的制度設計付出代價;股市十年間從高估值到低估值的過程,也是中國投資者以血淚為中國股市“正常化”埋單的過程。

  事過境遷,近些年A股持續擴容與發展,特別飽受詬病IPO融資額連連世界第一,但平心而論,中國股市已經今非昔比,其體量早已超越GDP五成之上,市值的“量變”必然帶來“質變”,股市與經濟互動聯繫加大。

  A股當前已經能很好體現宏觀經濟變化:無數用錢投票的投資者瞬息萬變的無數信息交換,指數變化對宏觀經濟變化很多時候已經很是靈敏;換而言之,A股變得“聰明”多了。也正因此,每一次下跌看似情緒反應,其實都一定有其理由,每一次崩潰也都基於基本面與宏觀面的擔憂。

  審視當前的下跌,既是投機風減退的影響,也有貼近經濟走勢的特征,甚至可以視為對於中國經濟走弱的“先見之明”;而對於曾經由散戶主導的中國股市而言,散戶的逃離,無論對於市場自身調整還是投資者自我避險,很難說不是好事。

  進一步看,A股能夠反映宏觀經濟,並不意味著A股與宏觀經濟同步變化。股市是基於預期的遊戲,而股價由則預期每股淨收益、預期市盈率直接決定。首先,每股淨收益與宏觀經濟有很穩定的關係,基本同步或略有滯後,這一對應關係已很明確,而且越來越明確;而市盈率,即投資者針對上市公司業績給出的估值,更多地受到預期的影響,受到利率變動等指標的影響,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係不是很明確、很穩定,一般而言,是提前於宏觀經濟。

  如此,股價走勢與宏觀經濟究竟什麼關係呢?由於每股淨收益與市盈率對於宏觀經濟的不同反應,一為滯後,一為提前,必然股價變化對於宏觀經濟的對應關係往往並不是線性的,而更多體現為預期變化,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反應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儘管如此,股價的變化,往往可以作為宏觀形勢變化的一個先行指標,當前估值的變化,也體現了投資者的理性。為何藍籌跌到白菜價也無人理會?以當前為例,經濟的下行導致每股淨收益也在走低,市盈率持續位於低位則可以視為經濟惡化的信號,換而言之,這一次宏觀經濟沒有大家預計的樂觀,股市則沒有大家預計的悲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