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股市怎麼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20 13:35:08  


 
  也正因此,宏觀經濟未來的悲觀,並不必然意味著未來股市的繼續低迷。再悲觀的未來,也可以從低估值中獲得防禦的力量,低估值可以容納很多負面衝擊與負面情緒,可以容納很多錯誤。更長遠地看,如果經濟轉型能夠良性進行,那麼必然釋放更多制度紅利,資本的市場的未來並不那麼悲觀。

  股市出路何在?目前很多股評人士表示唯有停發新股。不過,筆者認為股市要上漲,並不在於停發IPO,這不僅違背了市場化的初衷,更將市場寄托於過時的“資金面”分析。新公司要上市,只要公司足夠好,價格足夠低,其實是給予了投資者更多的選擇;而所謂分流資金面,只是更好地體現市場的甄別能力,如果好公司足夠多股價足夠低,逃走的股民,也一定會回來。

  一言以蔽之,中國股市的競爭力,最終應該體現在足夠多的好上市公司以足夠便宜價格出現,這就需要股市的制度設計是“選美”而不是“選醜”;正如筆者在郭樹清上任伊始,筆者曾經多次建言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最關鍵兩端在於發行與退市,只有如此才能理順資本市場的基本價格機制。從這個意義來說,IPO可以不審,但是更為嚴厲的退市制度卻不得不加快進行,以達到正向激勵。

  投資往往基於比較,也與機會成本大小計算的概率直接相關。未來三到五年之內,比較於房地產、債券、大宗商品(石油等),股市提供的機會不算差。與此同時,可以預見股市未來結構變化會加速,上市公司的表現也會兩極化。例如,藍籌股與垃圾股的股價會拉開距離,打新不再是包賺不賠,銀行股占據的市值比例將會下降。這樣的變化,有利於長線投資而不是短線投機。

  更長遠地看,五年到十年,中國股市仍舊有可能伴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為投資者提供合理的回報,但絕不會是往昔的暴利;這也符合常識,無論中國社會還是經濟增長,如果要謀求可持續而健康的發展,必然伴隨著規則的明晰與尋租的降低,這一過程中合法以及非法的暴利機會都將減少,一夜致富的時代注定將成為歷史,這不僅是資本市場與宏觀經濟在貨幣化的時代繼續彼此嵌入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轉型國家本身正常化的一個側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