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交變調:中國“占領與挑釁”策略很有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02 09:26:47  


圖為在黃岩島環礁湖內護漁的中國漁政310號。
  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美國戰略之頁網4月28日載文《占領與挑釁》,摘要如下:

  中國的“占領與挑釁”策略正迫使其鄰國退避三舍,重新考慮自己的防禦計劃。這種策略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其主要思想是將軍事力量和經濟活動轉移至爭議地區,然後宣稱擁有對這些地區的主權,理由是中國人已在這裡開展活動。中國料想其他國家不敢斷然發動襲擊,並很有把握地認為:若他人發動襲擊,自己則成為受害者,這反而有助於它在後續鬥爭中獲勝。隨著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與日俱增,這種策略越來越收效明顯。中國的大多數鄰國都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對中國的侵犯發起有把握的威脅,而中國則經常向其行為的受害者施予經濟好處(或威脅)。

  中國遭遇有把握抵抗的威脅總還是存在的(比如,來自美國或是對中國深感氣憤的日本、韓國和印度的抵抗)。在這一點上,中國必須謹慎地準確把握向受害者施壓的分寸,該撤就撤。但同時,如此撤回會給其國內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國內蔓延的民族主義氣氛使得中國的讓步肯定無法得到民眾的歡迎。

  另一個危險是,憂心忡忡的韓國和日本很可能決定開始做它們早有能力做的事:研發核武器。日本一旦行動起來,速度可能是最快的,這將迫使中國在與日本的領土爭端上更為克制。但這仍不足以阻止中國對日採取“占領與挑釁”策略。印度已經擁有核武器,但中國仍一再進入雙方爭議地區,且一直安然無事。對中國來說,南中國海是一塊大肥肉,那裡蘊藏著豐富的漁業資源和石油。

  由於中國已經明顯違反了其簽署過的國際條約,所以它一直反對將海上領土爭端提交至國際仲裁法庭。中國還反對第三方插手中印邊界爭端。它堅稱歷史站在自己這邊,印度所稱的邊界線是在中國仍很弱小的時候由英國殖民者劃定的。中國今天採取的策略正是英國昔日的做法(強行劃定邊界,料想實力不強的中國不敢試圖用武力來更改)。局外人忽視了其中的細微差別。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議實際上是與19世紀的英國之間的爭議,當時英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優勢多次逼迫中國作出喪權辱國的讓步。對此,不少中國人今天想起來仍如鯁在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