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談中國經濟,西方聲音為啥有點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1 10:46:36  


  中評社香港8月1日電/最近,西方議論中國經濟的聲音聽起來有點亂:一方面,一些人大談“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可能遭遇金融危機”等唱衰中國的悲觀論調;另一方面,更多媒體和經濟界人士頗為樂觀,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沒那麼可怕”、“中國經濟在長期來看會變得更強勁”。

  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些互相矛盾的觀點?為何中國經濟會產生這麼多的爭議?仔細探究這些問題,對辨明國際輿論主流、堅定自身信心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應看到,對中國經濟唉聲嘆氣,本就是件正常事。由於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體量決定著中國經濟的陰晴變化牽係著全球經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與討論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上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復甦艱難、中國為“調結構”主動減速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增速從2012年的7.8%放緩至7.6%,一些局部性問題如影子銀行、資本外流等又被媒體過度炒作,因此出現對中國經濟的擔憂甚至唱衰不足為奇。

  應該看到,所謂“硬著陸”、“中國金融危機”等論調也早已經過學商各界熱烈討論,被普遍認為誇大了負面效應,不足為信。更何況,即便是最極端的“崩潰論”,在國際社會上已經響了好多年,最終不也一次都沒有應驗麼?相對應的是,近來隨著中國領導人多次深入闡明“穩中求進”的經濟政策方針,中國經濟發展的“路線圖”進一步明晰,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信心越來越足。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中國經濟放緩沒那麼可怕,中國有能力應對這種局面,調整經濟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應被誇大”。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斯蒂芬.羅奇認為,西方唱衰中國論者又錯了,中國遠不會崩潰,相反,“下一個發展階段正在逐漸清晰,西方那些懷疑中國的人再一次誤讀了中國經濟的重要跡象。”德國《經濟週刊》注意到,中國著力解決“投資依賴症”,轉型後的中國經濟將給外國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