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克強論中國經濟:有能力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1 09:12:59  


新華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9月11日電/10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大連會見了出席2013年夏季達沃斯年會的中外企業家,這是李克強首次作為總理出席年會活動。面對6位外國企業家代表針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提問,李克強侃侃而談,認真解答每一位代表的疑問。他表示,儘管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還會遇到風險與挑戰,但是中國有能力,也有條件實現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據國際在線消息,中國總理與企業家代表座談是夏季達沃斯年會的一項“名牌”活動,國際輿論總是能夠從中“嗅到”到有關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一些至關重要的信息。這一次也不例外。

  “2013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速逐漸放緩,這引發了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前景的擔憂,對此您怎麼看?”座談會上,意大利埃尼集團董事長朱塞佩.裡奇的提問,反映了國際輿論針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一種擔憂。對此,李克強總理坦誠回答說,因為國際國內多種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出現了放緩的情況。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時候,中國沒有選擇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增加赤字,放鬆貨幣,而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我們選擇的是另外一種——就是保持定力,沉著應對,綜合施策,精准發力。特別是突出釋放改革最大的紅利,激發市場的活力,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使它們和穩增長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些應該說目前已經見到成效。” 

  李克強表示,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遠未完成,內需尚有巨大的潛力。通過釋放改革紅利會激發市場巨大的活力和長期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中國的經濟結構還存在著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調整經濟結構依然是重大課題。他指出,“經濟結構的優化是我們的重大課題,也是發展的潛力所在。通過優化結構,我們可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與效益,從而有利於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消費,為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巨大的需求與動力。” 

  李克強說,中國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最大的民生就是就業。中國將採取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發展服務業,發展與就業政策相適應的職業教育培訓,促進就業的社會公正,推進就業中的機會平等,促使就業觀念轉變,形成適應就業需要的觀念。他說,“獲得理想的職業、走到高的崗位往往也是從低層做起的。我也可以告訴大家,在幾十年前我就是農民。當年我當農民的經歷對我今天擔任總理的職務受益匪淺。我也相信,這個會場建築中心的管理者,如果他有“刷馬桶”的經歷,會把這個建築群管理得更好。” 

  李克強表示,中國決心推進金融改革,推進利率市場化,資本市場多元化發展,以及金融領域的對內對外開放。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為外國企業到中國來投資創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和創業條件。

  對於外界普遍關心的、中國在發展中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李克強指出,“中國政府要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理念,同時,要鐵腕出擊來整治現有的污染,不再欠‘新賬’,並且要多還‘老賬’。我們要從直接影響人的健康的大氣、水、土壤入手,加大整治的力度,堅決淘汰落後產能。” 

  六問六答,時間很快過去了90分鐘。現場企業家們仔細聆聽李克強總理的解答,並不時地在聽到精彩話語之處報以熱烈掌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