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債務之憂蓋過通脹隱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09:23:07


 
  幾個月前,人們還在擔心如果通脹率逼近3.5%的官方目標,中國央行將不得不收緊流動性。而如今遠低於3%的通脹水平對於市場而言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這樣一來央行已沒有收緊貨幣政策的理由。低通脹使得中國央行在放鬆流動性環境和抑制利率上升方面擁有更大的回旋餘地。——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經濟學家治曉佳和陸挺

  服務價格是中國CPI報告中衡量潛在通脹壓力的最敏感指標。1月份相對較高的服務價格漲幅說明物價壓力嚴峻。不過,人民幣的強勢使整體通脹水平得到了抑制。去年,中國央行並沒有允許人民幣像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一樣貶值。能源和其他進口大宗商品穩定的價格使得中國消費品價格保持平穩,從而抑制了整體物價漲幅。——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經濟學家亞當斯(Bill Adams)

  我們認為近期PPI下降既非意外,也不是中國特有現象。許多人曾提出,中國PPI下降反映了近年來因大規模不合理投資而導致的產能嚴重過剩。我們最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幾乎沒有發現這方面的證據。目前中國製造業的部分領域有大量閑置產能,尤以重工業最為明顯,這給生產者價格帶來了下行壓力。不過,這是正常的周期現象,並非不同於以往模式的特例。——蘇格蘭皇家銀行(RBS)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

  中國PPI的負增長態勢已持續了近兩年時間。我們並不認為這表明中國經濟正在走向通縮。PPI反映的是投入成本,主要說明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狀況而非國內供需情況。此外,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經濟和勞動力市場普遍存在可能導致通貨緊縮的閑置產能,與之相符的是,核心消費價格漲幅保持在適度水平。——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和普理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