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科技創新”驅動中國經濟轉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0 06:11:08


 
  而這也與我們近年來看到的中國發展相一致,當世界從制造全球化進入創新全球化的階段,人口紅利帶來的低制造成本,已不成為優勢,在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時期,中國選擇以創新驅動國家經濟發展,將創新作為推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要素。 

  今年5月,中國官方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為建設科技創新強國描繪了路綫圖和時間表——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使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而在中國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號角後,第一個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也於近日印發,該《規劃》更加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增加了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指標和全民科普指標。凸顯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一思想,讓科技創新走出“象牙塔”,支撑中國由大到強的轉變。 

  中國科技創新的勃勃雄心也受到了國際輿論的贊賞,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說,創新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中國正在變成一個充滿創新產品和創新想法的國家”;《紐約時報》在8月初的一篇報道也提到,“中國的科技行業,尤其是移動業務,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於美國。一些西方科技公司,甚至包括某些巨頭,正從中國企業那裡尋求創意”;英國《金融時報》甚至說,“投資者看好中國技術超過美國的潛力”。 

  當然,在多方掌聲中,中國也需保持清醒。比如許多產業仍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轉,原始創新能力有待加強,領軍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激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和社會氛圍仍需進一步培育和優化。特別是在科研立項上,還需進一步精簡程序、簡化手續,要把科研單位、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表格中、跑路蓋章中解放出來。要加大財政科技創新投入,用完善的保障機制、激勵的創新分配機制、包容失敗的制度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條件,多解決創新中的“最後一公裡”問題。而在當下紛繁複雜、金錢至上的環境下,科技創新更需要一份定力與責任。 

  無論如何,中國“科技的春天”再次到來,而它與經濟轉型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我們期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