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地緣戰略視域中的中美台海戰略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23-09-24 00:23:43


中國人講情義,不會忘記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作出歷史性貢獻的老朋友。
  中評社╱題:全球地緣戰略視域中的中美台海戰略博弈 作者:王海良(上海),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摘要】全球地緣戰略視域中,最突出的戰略視點是全球力量對抗坐標正在向台海轉移,在多種決定因素中,地緣戰略因素是最重要的甚或是決定性的。從歷史視角看,世界大國陸海戰略糾結與抉擇的經驗教訓,對中國有重要借鑒意義。在地緣視野中考察中國的處境,可以說是陸強海弱、陸安海亂,海上博弈對手更強大、不確定性更大,海上挑戰更大,故中國需要陸海戰略統籌。作為戰略焦點的台海,已被美國設定為對華戰略博弈的核心與前沿,成為其力保全球霸主地位的主“戰場”。美為此設計了一整套軍事保台的綜合策略,開啟了把台灣拉進印太複合軍事聯盟的進程,並把南海爭端加上,兩海聯動遂成為現成的選擇和今後的常態。中美兩國正分別以陸地板塊與海洋板塊為依託、以台海為爭奪焦點與對抗前沿,展開涉及多國、空前複雜、日益激烈的地緣戰略博弈,使中國統一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和困難,但同時也為之賦予了更多民族復興、反對霸權、維護正義的深層內涵。

  中美兩國是當今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國,兩國分別是興起國與霸主國,又分別代表著不同類型的國家群體或國際力量。因此,中美兩國不是單純的兩個大國,其相互關係也不是一般的雙邊關係,而是全球國際政治兩大主導國的關係。而在這背後或下面,則是全球地緣戰略關係,其中的樞紐或焦點無疑是台海,中美台海地緣戰略博弈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遊戲。本文擬從全球地緣戰略視野通觀和透視中美台海戰略博弈,以求揭示其實質與要害。

  一、戰略視點:全球力量對抗坐標向台海轉移

  儘管當下世界的眼球受到俄烏戰爭的吸引,給人以全球力量的對抗完全集中在那個戰場上的印象,但跳出戰場觀察,尤其是在更大的空間做前瞻,不難發現,全球力量對抗的坐標正在從歐陸向亞太轉移,更確切地說是在向台海和南海轉移。這一轉移至少呈現出以下五個特徵:

  (一)印太海洋圈制衡亞歐板塊

  全球地緣戰略矛盾的發展軌跡和最新態勢,充分證明了筆者對全球兩大地緣板塊——中俄主導的亞歐大陸與美國統領的印太大洋——的認識和論述〔1〕。俄烏戰爭、中俄協調、中東斡旋、一帶一路、印太聯盟等都實實在在地表明,美國正在逐漸喪失對亞歐大陸的影響和對歐洲格局的直接掌控,因而轉向在廣袤的海洋構築起對中俄主導的亞歐板塊的包圍圈。這一發展態勢可以說是當今全球最大的地緣戰略格局變化,其背後的推動力量是具有準陣營性質的兩大國際政治經濟力量,但其表現形式和運轉機制卻遠比表面所呈現得複雜。

  (二)中國軍力依然是陸強海弱

  ⑴美根據實力界定首敵,中先俄後已成定局。這一排序下的陸海抉擇呈現出美英選擇棄陸固海基本取向,將呈現陸半球與海半球的對峙態勢。⑵美畏懼對華陸戰是客觀事實,因為中國在軍事上是公認的陸軍最強,海頓所謂美軍永不與解放軍打仗也許合乎這一常理,但可能在海戰方面打了折扣,實則是不能排除現代化立體海戰。⑶美從舊兩洋戰略轉到新兩洋戰略,搞印太兩洋連結,把馬六甲海峽設成其全球戰略關隘,明顯是為圍堵中國打造的鏈鎖。

  (三)多種聯盟對付中俄新亞歐

  ⑴英國脫歐、美軍撤阿、俄軍西進,均顯示美國退出歐亞大陸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不違反英美稱霸海洋的規律,仍可發揮其傳統優勢。⑵面對中俄主導亞歐大陸,美以印太戰略應對,但美日印澳四國相距較遠,也很鬆散,遂有美日澳三國聯盟,並以台海為指向。⑶以上還嫌不夠,外加五眼聯盟,及雙邊軍事同盟,呈多重疊加,對中國而言猶如群狼環伺。⑷北約東擴在烏克蘭受挫,開始轉向,南下東進,聯通印太,全球海洋軍事聯盟呼之欲出,其目標非中國莫屬。

  (四)對抗前沿呈東移南壓態勢

  ⑴美國的目標已經改變,北約停止陸地東擴,西方防線從黑海和海灣南下東移到馬六甲以東,總坐標設在台海南海連接地帶。美決心在第一島鏈與中國糾纏20-30年,達到阻遏中國走向遠海、完全崛起的目的。⑵又因地理結構上的北陸南海形態,中俄聯合而呈現中西對抗場域南壓之勢,北有俄朝壓制日韓,中方在南面一無盟友,二臨海洋,缺乏優勢,美方更得心應手。

  (五)兩海聯動雙峽鎖喉新格局

  1.美國阻撓中國統一的理由首推維護所謂海上航行自由,吸引諸大國以生命線為藉口集體干預,實則是海上的新“八國聯軍”,合力在第一島鏈打造一個多國利益圈。2.中美日韓視台海和南海為生命線,爆發戰爭必封鎖台海和馬六甲航道,各方利益俱損,故都會有所顧忌。3.俄英法印澳及東盟都關切南海問題及利益,也會因此關注台海。這導致兩海形同兩隻牛耳,美必爭取掌控,故可稱兩海為印太乃至全球風暴中心。

  二、歷史視角:世界大國陸海戰略糾結與抉擇

  在全球地緣戰略視域中回看歷史,僅從陸與海之間的糾結與抉擇來看,也大有歷史經驗教訓可循。縱觀世界史上大國的海洋強國歷程,可以看到,處理陸海關係是具有巨大影響的戰略選擇,且其中空間與時間觀念是不可迴避的要素,國家地緣環境是決定性的客觀條件,事關一國的勝敗興衰。

  (一)美國先海後陸

  美國東西方向面對兩洋,南北以弱國為鄰,在地緣環境上有條件實行馬漢理論所宣導的海權戰略,幾乎沒有陸海關係上的糾結。不過,即使在走向海洋的過程中,美國也是在兩洋之間有先後緩急之分的,太平洋為先,大西洋置後,並非兩洋同時推進。顯然,美國這樣做主要是由海洋對手實力決定的:當大英帝國仍稱雄世界時,美國在西太平洋部署的海軍力量相對較少,法德等國更次之,西班牙則處於衰落中,故在兩大洋中,可供美國選擇的擴張方向唯有西太平洋。美國通過美西戰爭、八國聯軍侵略戰爭等攫取了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實際上成了太平洋的霸主。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在大西洋上沒與英法等國進行爭奪,而是更多地關注歐洲大陸的紛爭,並伺機在最有利時刻捲入紛爭,博取厚利,兩次世界大戰前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二)英國遠近平衡

  英國是世界近現代史上的海上霸主,作為一個島國,英國沒有一般意義上的陸海糾結,而長期存在著在歐陸與遠海之間的選擇問題。英國曾長期參與歐陸事務,英法百年戰爭、兩次拿破崙戰爭、兩次世界大戰都是歐陸矛盾引發的,英國深深捲入其中,付出巨大代價。但英國也有長期“光榮孤立”、隔岸觀火的歷史。對於海上霸權,英國一旦參與競爭便不曾退讓和收縮,而是不斷擴張,直至成為“日不落帝國”。在此過程中,英國寧可孤立於歐陸,也不願放慢邁向全球的腳步,直到美國崛起半個世紀後發生了蘇伊士運河事件,英國被迫從蘇伊士運河以東撤退,放棄在遠東和近東的據點,而讓位給後來居上、尚可稱為盟友的美國。

  (三)法國以陸為主

  法國是以陸地為主的大國,歷史上的歐陸霸主,一直與德國爭奪歐陸霸權,因而結下世仇,也與英國發生多次戰爭,同樣是為了歐陸霸權。但是,法國也曾走向海洋,一是參與了海外殖民擴張,二是大陸封鎖時期與英國在海上進行對峙。不過,總的來看,法國陸地觀念極強,其海外冒險多是為了攫取更多殖民地,一旦歐陸形勢緊張,她就選擇放鬆海外爭奪而回防歐陸,所以在海外常常讓英國占上風,在較大海戰中多敗給了英國海軍。假如法國更多地顧及海外利益,恐怕會在歐陸輸得更慘、損失更大。所以,法國總體戰略是以歐陸為主戰場,海外爭奪有條件就上,沒有條件就讓。

  (四)德國爭雄歐陸

  德國也是以歐陸為主的大國,歷史上與法國進行過長期的爭奪,也因此與英國多次打仗,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慘敗也是由爭奪歐陸霸權所致。德國是海外殖民開拓的後來者,其早期參與海外爭奪的力度低於英法兩國,但德意志帝國建立以後,在陸海兩方面都加大了爭奪力度,因而與英法的矛盾大大加劇。在這場爭奪中,德國的主戰場顯然在歐陸,不在海上。從一戰到二戰,德國的海軍發展都優於法國,但不敵英國,所以才專注於發展潛艇,用以襲擊英國商船,後來又用來攻擊英美水面艦隻,一時間令英美水手談虎色變。然而,即使在希特勒指揮下德國海軍做到了封鎖英國,卻難以攻陷這個防衛堅固的島國,證明德國海軍缺乏海上投送力量,不足以征服英國海軍。我們看到,德國的主要戰爭和主要戰場都在陸地,德國陸軍也是一流的,德國出了個以陸戰為強項的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而不是專事海權理論的馬漢。

  (五)俄國夢碎海洋

  俄羅斯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雖有一定的海岸線,卻沒有優良的出海口。所以歷史上,沙皇俄國為了獲得優良的出海口,先後分別在南方的黑海和北面的波羅的海與土耳其和瑞典開戰,並以失敗而告終。沙俄顯然不滿足於做內陸型國家,而要像英法德等西歐大國那樣,走向海洋,拓疆殖民,成為世界強國。20世紀初,沙俄又在東北亞與日本進行爭奪,結果在日俄戰爭中海戰敗北,引發國內革命,最終導致沙俄政權消亡。前蘇聯時期,二戰爆發前以守為主,陸軍和空軍建設較好,海軍發展較慢,但正因如此,蘇軍才得以擁有反擊並最終打敗希特勒德國的實力和底氣。冷戰時期,蘇聯轉入與美國為首的北約正面對峙和全面軍備競賽,在海軍建設上投入甚大,其四大艦隊規模和水平不輸給美國海軍,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後者,以至於後者一直不曾嘗試在海上與蘇聯海軍對抗。然而,與美國進行的“陸海空天”全面軍備競賽也耗盡了前蘇聯國力,抽空了國民經濟,削弱了其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導致蘇聯解體。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較前蘇聯地盤小了很多,但其傳統海岸線和海路並未發生改變,所以俄羅斯仍需維持陸海並行的軍事戰略。然而,處於新經濟狀態下的俄羅斯並沒有堅持陸海並行戰略,而是重點經營陸地,海上大大收縮,軍隊建設也是以陸軍和空軍為主,也很重視火箭部隊建設,海軍則僅維持一定水平,反映了以防衛為主的戰略。這可能是俄國有史以來最務實的陸海平衡戰略。

  (六)日本魂斷大洋

  日本與英國一樣是一個島國,是靠近亞洲大陸的島國。日本本來不應該有陸海糾結,但作為靠近亞洲大陸的島國,日本又一向覬覦整個東亞大陸,故使日本陷入了不該有的陸海糾結怪圈。作為島國,日本發展海軍並不奇怪,但陸海空全面發展就有些奇怪。事實證明,日本不是要保衛自身不受侵犯,而是要侵吞整個東亞,所以不僅需要海軍,還需要強大的陸軍和空軍。從二戰前的軍備建設看,日本帝國已屬世界一流強國,至少在太平洋地區可數一數二。正因如此,日本侵吞整個東亞的進程勢不可擋,若非美國參戰,日本可能佔領東亞大部分國家。而美國參戰的最大影響是開闢了太平洋戰場,這是最終葬送日本軍國主義的場所。也就是說,在陸地和海洋同時作戰時,日本沒有絕對優勢,而隨著美國戰爭潛力的發揮,日本一步步從海洋到陸地走向了失敗。假如當時日本不是那麼貪婪,接受美國的干預和調停,日本很可能最終得到中國東北,保留台灣,佔有部分東南亞。然而,日本為了所謂“大東亞共榮圈”,決定在陸地與中美英對抗,在海上與美國決戰,並斗膽搶先偷襲珍珠港,一舉引發了太平洋戰爭。從根本上說,日本毀於軍國主義的貪婪,而從戰略視角看,不懂退卻的日本敗在了陸海糾結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任何一個大國,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脫離自身地緣條件而設計走向世界的大戰略,或者是陸地優先,或者是海洋優先,而不能陸海並舉。即使美國這樣的兩洋國家,也要有先有後,不能兩洋並進。以陸地為主的大國,應以經營陸地為主為先,以開拓海洋為輔為後,次序不可顛倒,且一般不能並行。如果面對陸地和海洋不能在大戰略上合理選擇優先次序,那便陷入了陸海糾結,就很容易出大問題,犯結構性和戰略性錯誤,就會改變歷史發展的軌跡。這值得作為陸地為主同時又擁有廣袤海洋領土的中國深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