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故宮國寶萬里流遷記:13427箱無一丟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7 10:04:24  


故宮文物之翠玉白菜
 
  “三希”帖兩岸分離的幕後

  章劍華說,“文物南遷過程中,一件件文物精品被發掘、整理出來。比如玉器專家那志良在養心殿發現的‘翠玉白菜’和‘紅燒肉’。而馬衡幾經周折,找到琉璃廠古玩店尊古齋老板黃伯川,覓得散氏盤拓片。”

  “‘三希’帖是乾隆皇帝最珍愛的三件書法作品,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洵的《伯遠帖》,乾隆皇帝曾在養心殿西暖閣專門隔出一間小屋,將‘三希’供奉收藏。然而,三件稀世珍寶在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就被收藏到別處去了,三件國寶中,除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存放在故宮博物院的保險櫃外,《中秋帖》和《伯遠帖》早就不知下落。馬衡把‘二希’帖的下落講給實習生們聽,告訴學生們‘文物易散不易聚’的道理。鼓勵大家保衛中華文化,並將此稱之為文化抗日。”

  全國解放後,在南京有50多萬件文物,其中20多萬件被遷往台灣,包括《快雪時晴帖》。當時,毛主席非常關注“三希”帖。周恩來打電話給馬衡,要求將“三希”帖送給毛主席過目。毛主席欣賞了“二希”書帖後,說,“我的老師易培基為文物外遷,含冤而死。我聽到這個消息,悲痛至極。保護中華文化,其意義不亞於保衛國土。中華文化保住了,中華民族就不會滅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