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故宮國寶萬里流遷記:13427箱無一丟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7 10:04:24  


中秋帖
 
  對話作者章劍華:

  國寶外遷承載民族重托

  廣州日報:您一直是說故宮文物“外遷”,而以前我們聽說的是故宮文物“南遷”,這是怎麼回事?

  章劍華:故宮文物“南遷”是—般的、簡略的說法,其實,故宮文物在抗戰前後的遷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先後經歷了南遷、西遷、回遷、台遷和北遷。

  具體地說:先是南遷。“九.一八”事件後,故宮第一批文物2118箱於1932年10月在一片爭議聲中,通過鐵路運往上海,在途經南京時,有人主張改遷西安,便在南京下關車站耽擱了3個多月,後經協調仍舊運往上海。之後又運出4批,共計13427箱,存放在法租界天主教堂的倉庫內。後來南京這邊在朝天宮建了文物倉庫,就把存放在上海的故宮文物運到南京存放。嚴格地講,這叫南遷。

  之後不久,“七七事變”爆發,南京岌岌可危,存放在南京的故宮文物被迫分南路、中路、北路踏上了西遷之路。南路文物80箱,於1937年8月14日乘招商局建國輪從水路出發,先抵漢口,後裝車運到長沙,次年元月分兩批轉運至桂林,再轉運至貴陽。1939年元月又運至安順的華嚴洞存放。一直到1944年12月5日,這批文物又運到巴縣的飛仙岩。中路文物9386箱,先後於1937年11月和12月分兩批乘江安輪、黃浦輪運抵漢口,再運至宜昌。1938年元月至5月,分19批轉運至重慶,分存在地點不同的七個倉庫。1939年3月、4月間,又分24批運至宜賓,之後又分27批運到樂山安穀鄉,存於一寺六祠。北路文物7287箱,於1937年12月分3批由南京運至寶雞,1938年2月分28批運至漢中,之後又轉運至成都。1939年5月至6月,經彭山運至峨眉山,存放在大佛寺和武廟。西遷過程最長、最複雜,也最艱難。

  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故宮文物先陸續集中到重慶,後經水上運回南京,這就是回遷。解放戰爭打響後,國民黨實施了故宮文物台遷計劃,先後分3批共運走5860箱文物。全國解放後,存放在南京的故宮文物陸續運回北京,有一部分留在南京朝天宮庫房至今。這就是抗戰前後故宮文物外遷的大致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