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動社交”可以為舞台藝術帶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24-02-28 18:05:51


  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據文匯報報導,“請大家打開手機閃光燈照亮舞台,一起與主創演員大合影!”“請各位打開微信面對面建群,輸入今天演出日期,進群領取高清劇照、討論觀後感!”“歡迎大家小紅書微博帶xx話題討論本場演出,我們會抽取幾位獲得衍生周邊一份!”這段時間走進劇院的觀眾一定會有這樣的經歷,演出方希望通過觀眾的社交分享,為作品拓寬傳播渠道。

  目前,影視文娛在營銷傳播正全面擁抱互聯網的“互動社交”特性,調用各種手段鼓勵用戶自發傳播生產內容為作品助力。然而,對於舞台來說,這仍是個探索中的課題。在已有的線上直播活動造勢之外,如若能在鼓勵觀眾在合影、打卡的基礎上,通過發布“repo(觀劇反饋)”“二創(即‘二度創作’內容)”,更深度地掀起線上話題,能夠反哺的將不只是單一演出的票房,而是對同一劇種、同類演出、同個劇場或品牌,帶來持續性的正向帶動。

  不過,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觀眾的創想與巧思,雖然可以不斷拓寬作品的傳播半徑與內容的闡釋空間,為演藝產品帶來意想不到的產業與影響力增量;但相應的,也有讓高雅藝術在社交平台算法邏輯下被折損原本魅力與格調的風險。如何更好地平衡兩者關係,無疑是舞台藝術借力“互動社交”需要大膽嘗試、小心求證的。

  當返場謝幕花絮意外成為網絡爆款

  “互動社交”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舞台藝術的傳播?從不過百人的小劇場一路登上億萬觀眾收看的央視龍年春晚大舞台,復盤《新龍門客棧》的破圈傳播軌跡最能說明問題。該劇在去年三月推出後不久,已吸引不少中青年越劇戲迷跨城追看。不過,考慮到作為小劇場演出,其演出不到百場、每場不過100人的規模,放在整個演藝產業中,尚處於圈層內“小爆款”的階段。直至11月,一批觀眾拍攝的演員返場謝幕花絮的“二創”視頻,突然成為網絡爆款,相關短視頻和討論撬動億級點擊。

  特別要指出的是,這段爆款視頻,甚至不是演出“正片”,而是演員在謝幕時的返場互動表演。可這條觀眾“二創”卻遠比此前演出方放出的任何一條官方視頻來得火爆得多。也正從這一刻開始,作品與相關演員的命運齒輪開始轉動。陳麗君個人全網粉絲破300萬,就連她參演的越劇電影《漢文皇后》也在全國放映中獲得更多關注。網友留言,“因為君君(粉絲對陳麗君昵稱),愛上越劇,瞭解到傳統戲曲的無窮魅力”。一時間,頗有“一個人帶火一個劇種”的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