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後查韋斯時代”開啟美為何急拋“橄欖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7 11:08:27  


  “後查韋斯時代”,委內瑞拉政局將何去何從?又將如何牽動拉美政治版圖?“反美鬥士”西去後,委美關係是否可能出現微妙變化?

抓牢“石油命脈”

  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張家哲看來,查韋斯最主要貢獻就是打破了委內瑞拉乃至整個拉美地區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占主導的局面,走出了一條符合拉美地區國情的發展道路。所謂“新自由主義”是國際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物,其本質是借全球化的勢頭進行全球資本擴張。美國為了敲開拉美的大門,在拉美經濟轉型時期推行這個理論。而接納這一理論的國家門戶大開,成為依附型經濟。查韋斯自上台起,就反對這種經濟模式。他嚴格限制外國資本在本國的運作,將經濟命脈石油產業牢牢抓在本國手中,並且扶植民族企業及國有企業。

  此外,查韋斯長期推行的改善中下層民眾生活政策,在扶貧、住房、教育、就業等領域實施了一系列社會改革,使廣大中下層民眾享受到了石油盛宴所帶來的紅利。

  但是,作為魅力型總統,查韋斯在內政外交方面難免會“情緒化”,有時甚至操之過急。查韋斯執政是成是敗,留待後人評價。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已經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拉美難改向左轉

  “斯”人逝去,委內瑞拉政權能否順利過渡?

  專家認為,委國內一定會有反應,但不至於陷入巨大動蕩。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認為,如果委內瑞拉能在近期舉行大選,則查韋斯選定的接班人馬杜羅獲勝的可能性較大。但如果遲遲不能舉行選舉,可能出現變數,將不利於馬杜羅和執政黨。

  此外,查韋斯一向以拉美左翼“盟主”自居,並建立了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在其走後,“拉美向左轉”會不會曲終人散?專家對此並不擔憂。張家哲認為,“拉美向左轉”根本原因是由本地區歷史、政治、經濟等因素決定的,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某個人。徐世澄則認為,今年拉美有5個國家要舉行大選或領導人換屆,其中左翼在多國有一定優勢。

委美無根本分歧

  長期以來,委內瑞拉與美國存在著“政冷經熱”的局面:查韋斯高舉反美大旗,卻是向美國出口石油的大戶。正因如此,美國對查韋斯只有口頭批評,未見實際行動。外界注意到,在查韋斯逝世幾個小時後,美國總統奧巴馬迅速伸出“橄欖枝”,稱希望與委內瑞拉建立“有建設性的關係”。有分析稱,如果馬杜羅如願當選總統,其對美政策會逐漸調整,但考慮到查韋斯政策的“慣性”,緩和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如果反對派領導人當選,那麼兩國關係會在短期內有較大突破。專家坦言,美委之間沒有根本性的分歧。或許,“後查韋斯時代”真能給緩和兩國關係帶來契機。

  至於對華關係,專家分析,如果馬杜羅上台,會繼續與中國保持友好合作關係。而即使反對派的卡普裡萊斯當選總統,委中關係也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時間:3月7日 來源:解放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