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副市長的“互相傷害論”像挑戰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10 11:42:06  


  霸州市副市長韓清華拋出的這個“互相傷害論”,反映了一些擁有多套房產的官員的複雜心態。

  如何能互相傷害呢?如果韓清華的幾套房產不是違規所得,而是合法擁有,那就該不怕曝光、不懼徹查才對,也不存在記者報道會帶來傷害的問題。而今韓清華說記者的報道會給自己帶來傷害,“話外音”已現——這些房子可能是“來源不清”,要麼是“公權占房”,要麼是用“不明巨額家產”在國家調控房產政策未出台之時購得多套房,以圖賺個好價錢。

  至於對記者的傷害,就讓人後背滲汗了。對記者有傷害嗎?記者客觀、公正、快捷地報道這起“房叔”事件,何來傷害呢?這是記者的價值體現。難道作為副市長,會動用一些資源來給記者“一點顔色看看”,最後“兩敗俱傷”?

  這樣的猜想,恐怕並非無厘頭,韓清華的這一番話,幾乎到了挑明的地步。什麼“你還年輕”,什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哪是一名政府高官該說出口的話。說難聽點,簡直像大市長向小記者發出的“挑戰書”——你敢報道,我敢報仇。聰明點,你就此罷筆,若要硬碰硬,看你今後的路咋走?

  最近不斷曝光的官員成“房叔”的新聞,實際上已經多次劍指官員房產公開的問題。近年來,我國住房信息系統之所以總是“欲說還休”、一拖再拖,當然不是技術層面的阻礙,主要掣肘是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員。他們既怕信息公開聯網後,當地的房價、地價下跌;又怕自己的多套房產公之於眾,受到法治懲處。

  在公權與公平的輪番較量中,個人住房信息公開聯網一直難以“臨盆”,公眾期待一點鼠標即可獲知官員房產的願望難以實現。而另一面,一些官員總會利用手中權力,不斷地上演著“公權占房”的鬧劇,而且往往用權力壓制和打擊報復監督者。

  最近一兩年,隨著社會觀念不斷進步、新技術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有時代責任感的官員大膽地站了出來,用自己的行動引導社會堅定推動官員財產申報與公示制度的信心。儘管他們的聲音仍顯微弱,但他們無疑是我們社會中“醒著的人”,已開始在整個體制內外激蕩。如今看來,要將這股向前推動的浪潮轉向,已經很困難,“房產公開”必將成為我們防止“房叔”再現的有力武器。這些“官意”推動,再加上不斷抬升的“民意聲浪”,“房叔”們的日子只會被一步步被逼窄,一些房叔的“最後瘋狂”估計是時日不久矣。

  當前形勢在一步步地倒逼著我們需要結合最近的“房妹”“房叔”事件,盡快將銀行賬戶信息和身份證聯網,所有假身份證的賬戶直接永久凍結,動態追查資金外流的所有賬戶。此外,還要跟進相關法律法規的細化保障措施,最終讓每一個領導幹部的房產成為“玻璃房”。這樣,那些從官員到“房叔”的主兒,就不會這麼神氣和匪氣。一旦官員的房產不再是私人秘密,那麼被舉報、被報道的可疑官員,恐怕就不敢扯下僅存的那件外衣,如此“裸身”向記者發出“挑戰書”了。(時間:4月10日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