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不要讓“撞老人”成為懸疑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9-25 11:19:38


被撞老人(圖片來自網絡)
  淮南師範學院的“女生撞老人”事件,像一出連續劇,一集接著一集,使得本來平常的事件演繹成為了一出懸疑劇。

  這部懸疑劇的第一季是:9月8日晚,淮南師範學院大三女生袁某發微博稱,當日上午扶起一位摔倒的老太太,卻被誣陷為撞人者,尋找目擊者證明清白;9月9日下午,至少有兩位目擊者願意為女大學生作證,其中一位已在當日前往派出所做了筆錄。

  就在輿論向著女孩一邊倒的時候,“女生撞老人”事件又上演了第二季:9月15日晚,安徽當地電視台播出節目中,3位目擊者表示,曾聽到女大學生在現場向老太太道歉,并承認是自己撞倒;到了9月21日,淮南警方通報,經多方調查取證,認定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學生承擔主要責任,老人承擔次要責任。

  然而這部懸疑劇仍在上演第三季:當事人稱,“抱著身正不怕影斜的想法,我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但是等來的卻是一張我負主要責任的責任認定書,看著白紙黑字,我問了為什麼,然而警方的解釋讓我很詫異……對於警方認定的這樣結果,我已經申請了複核”。

  事到如此,筆者無意去辨誰偽誰真,但是這麼一起本來非常簡單的民事糾紛,鬧成各大報紙頭條,實在有些匪夷所思。當第一季的時候,衆人的矛頭一致指向老人訛人,到了第二季,衆人又指責女孩撒謊,到了第三季,真不知該相信誰了。這種劇情的不斷反轉,使得社會公信力不斷消耗,其結果使得誰也不能相信。

  其實這件事情也許很簡單,老人摔倒無非電光火石一瞬間,當事人誰也沒搞明白,并不存在誰訛誰的問題,比如該老人走路本來就一晃一晃,這一晃剛好碰到騎車人。所以事情最好在法律的框架下解決,圍觀的人不用著急去罵誰或者去證明誰的清白。

  既然老人認定是被撞摔倒,那麼本著“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用法律去解決該問題。主張者必須有清晰的證據,僅憑目擊者看到大學生道歉的間接證據顯然是不够的。

  我并不以為這起事件中,誰懷有特別的惡意,但是這種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碰到的事件,變成吊人胃口的懸疑劇實在不應該。所以當此類事情發生時,我們應該盡可能讓道德批判退位,而讓法律走上台前,一切根據法律讓人信服地裁決,而不是演變成連續劇,沒完沒了地消耗著這個社會的公信力,變成一個看到老人都沒人敢扶的社會,那還能叫什麼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來源:每日商報 作者:岑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