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假“茅台”背後有多少權力和利益糾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6 14:38:13


仁懷市興盛路一白酒包裝材料銷售商家櫃台上擺出的多種仿茅台酒包裝。
  早在2011年前後,國酒茅台就處於假酒環伺的境地之中。當時有官方說法稱,茅台集團年產量約2萬噸,而市場上茅台酒消費量為20萬噸。多年過去,“圍獵”茅台的情形似乎并沒有改變多少。盡管2016年茅台集團全年白酒總產量達到9萬噸,但假貨的真實比例究竟如何,并不樂觀。

  這樣的情形不免讓人疑惑和沮喪,一邊是假貨充斥,真酒難覓;一邊卻是供銷兩旺,市場火爆。那麼,茅台鎮為何走不出制假售假陰影?

  記者調查發現,當下的“茅台”制假售假,在打擊整治的縫隙中滋長,并越來越呈現出專業化、隱蔽性以及全鏈條運作的特征,比如打擦邊球,搞一些與“茅台”有關聯的產品,諸如“茅台內供酒”“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專用酒”“部隊特供酒”等。這些屬於堂而皇之行走市場的酒品。還有一些標識“茅台鎮”字樣的,則屬於公然造假。

  此類假茅台因為契合了社會上對國酒的特殊偏好,也因其確實能填補供需不對稱造成的市場空白,往往大行其道。你可以說這裡邊有著某種“高檔”體驗、“豪奢”享受,也可以說滿足了關於權力的想象,反正,只要是那個味(醬香型),就會從人的味蕾而延伸至腦幹,進入意識層面。這種經由具體經驗抽離出來的感官享受,往往是茅台長盛不衰的根源。

  因為可以滿足這樣的心理體驗,衆多假貨順利進入市場。畢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此種需求水漲船高,不愁找不到下家。一旦供給與巨額利潤捆綁纏繞在一起,市場必然會畸形、劣化。一瓶假酒的利潤高達千元,可以想見會產生怎樣的市場動員能力。

  基於地方整體利益,這些年來,公衆鮮見真正有力度的打假。即便茅台集團也只能偶爾發出一些微弱的正名聲明。就像今年“3•15”期間,貴州茅台集團發布公告公示,稱只有“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貴州茅台酒才能稱之為茅台酒,其他則屬假冒侵權產品。但也僅此而已,“高仿酒一條街”照樣生意興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