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兒科停診 醫生都去哪兒了
http://www.CRNTT.com   2018-01-20 20:29:16


  1月8日,天津市海河醫院“兒科停診通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熱傳。通知上說,尊敬的患者/家屬:因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何日開診尚不能確定……

析理 停擺尷尬需要對症下藥

  誠然,病魔襲來,醫生同樣不能幸免。但作為三甲醫院,兒科醫生如此稀缺,又何以長期應對超高的門診量。換句話說,倘若兒科醫生并非區區3名,即便偶有人染病,也斷不會出現今日之全科“停擺”。由此可見,壓垮醫生的,除了疾病,更有超負荷帶來的身心俱疲。而其背後,則是“兒科醫生荒”的不爭現實。

  據《中國兒科資源現狀白皮書》顯示,目前我國城市每千名兒童擁有兒科醫師數為0.57人,農村為0.47人。而按照《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到2020年每千人口擁有0.69名兒科醫生”的目標,目前兒科醫生缺口已直逼十萬大關。尤其隨著“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來,兒科醫生將更顯緊缺。缺口不小,“補缺”更不易。據統計,全國醫學院校每年僅能培養1800餘名兒科醫生。但就在這本就不足的“後備軍”中,還不乏有人“臨陣退縮”,更別說近年來屢有辭職的兒科醫生。究其原因,正是緣於兒科的“不受待見”。說穿了,無非認為兒科醫生工作強度、風險系數與收入不相稱所致。

  故而,破解“兒科醫生荒”需要“對症下藥”。首先要讓兒科醫生“收入與付出成正比”。譬如,既然兒科的付出超過其他科室,自然收入也要同步體現。至於兒科潛在的醫患矛盾,則需要用雙方的包容來化解。譬如,面對靜脈血管極細且手腳亂動的患兒,再有經驗的護士,也不敢保證扎針時孩子不哭不鬧。故而,此時的患兒親屬,切莫因疼惜孩子遷怒於醫護人員,而要懷感恩之心尊重和相信醫生。反之,對於患兒親屬的焦灼感,醫生則同樣應以醫者仁心來回應。

  無論如何,“兒科停診”的一幕不能總是上演。值得期待的是,國家將采取系列措施,加快對兒科後備人才的培養,希望相同的尷尬不再出現。 徐甫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