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歷史教材調整“地動儀”表述 教育的靈魂是實事求是
http://www.CRNTT.com   2018-10-12 15:55:01


  新版初中歷史教材表述為“地動儀已失傳”“後人做出了不同複原模型”,更實事求是。

  對中國人而言,張衡的大名,以及由他發明的“地動儀”,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歷史教科書中,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東漢學者和他的重要發明,幾乎陪伴了每個人的童年。只要提起“地動儀”三個字,人們的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出教科書上那張“經典”的結構圖,以及可以通過吐珠提示地震方位的神龍和蟾蜍。

  然而,最近人們突然發現:那張幾乎已經成為國人共有記憶的“地動儀”結構圖和原有的相關解釋,就已被改為了“地動儀已失傳”“後人做出了不同複原模型”等全新表述。人教社也對此進行了說明。人們十分好奇: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何要調整“地動儀”相關描述?“地動儀”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史學爭議?新版教材的這種編寫態度又意味著什麼?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為我們所熟知的“地動儀”相關內容,最早是如何進入歷史教科書的?

  其實,“地動儀”的全名,應為“候風地動儀”,關於張衡發明這一儀器的記載,始見於《後漢書》,此後,在南北朝與隋朝也有文獻記載了“候風地動儀”的詳細結構。但遺憾的是,這些文獻在唐代不幸佚散,從此,人們對“候風地動儀”的了解,就只剩下了《後漢書》裡的196個字,而這一儀器的真面目,也迷失在歷史的重重濃霧當中。

  但是,出於對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好奇與迷戀,古今中外的許多學者都不甘心讓“地動儀”的秘密就此塵封,前赴後繼地投入到了還原“候風地動儀”的工作當中。1951年,我國考古學家王振鐸歷經5年努力,結合最新地震理論,制造出了一台“候風地動儀”的還原複制品,這項成果很快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持與肯定,并且迅速進入了歷史教科書。從此,王振鐸制造出的還原複制品,就成了人們心中“候風地動儀”的標准模樣。

  然而,歷史畢竟是一門追求實事求是的學科,學界對於王振鐸的理論與模型也一直存有爭議。1976年,王振鐸複制的地動儀未能感應當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嚴重折損了其理論的可信度。此後,後繼學者通過理論改進與理論創新,制造出了幾種更加合理、更加可靠的“候風地動儀”模型。但是,王振鐸制造的模型一直存在於教科書中,成為“地動儀”的標准模樣。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