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堵住浪費源頭,讓節約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20-08-17 20:20:28


  日前,湖南長沙一餐飲店推出“稱體重點餐”,即食客入店前可先稱體重,根據店家推薦的食物熱量配比菜單進行點餐。餐廳介紹,此舉是為引導食客適量點餐,杜絕浪費。不過,該舉動發酵後引發質疑。目前,餐飲店通過社交媒體致歉,表示未能如期助力推動制止餐飲浪費的倡議,對占用公共資源深表歉意。

  自上周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後,“節約糧食,避免浪費”就成為了近段時間以來的公共話題。當各部門、各餐飲單位都在就如何厲行節約想招的時候,一個奇葩的節糧活動自然屬於“占用公共資源”。

  “稱體重點餐”為何奇葩?從外出消費的食客心理來說,吃飯本來是一件放鬆身心、享受生活十分自由的事兒,該餐飲店以體重相對應的攝入熱量為依據劃分了不同體重人群的應點食物,這貌似是以節約糧食的名義提供所謂的健康餐,但仔細一看卻并不是這樣——這家名為“炊煙小炒黃牛肉”的店鋪無論男女,不管體重如何,統一推薦了一道主菜“小炒黃牛肉”。打著節約糧食的名義推薦主打菜系,既響應了倡議,又推動了營收,某些商家“蹭熱度”的小算盤打得有點過於精細。

  帶有行為藝術成分的奇葩節約糧食活動在以往也有出現。2013年,在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通知,表明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後不久,中國網就報道了某企業家帶領公司的40名員工去南京街頭一飯店吃剩飯、剩菜,并表示今後公司食堂不燒晚飯,鼓勵員工走上街頭飯店吃剩飯、剩菜,希望能够以點帶面,讓更多人節約糧食和水電……

  這類奇葩節約糧食的活動能“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嗎?恐怕并不能。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十分嚴肅的事情。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不難看出,提倡節約糧食是站在糧食安全的高度上說的,而“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將節約糧食營銷化、娛樂化或借機蹭熱度的行為都是在以占用公共資源的方式消解節約糧食倡議的嚴肅性。在節約糧食的議題上,有必要端正態度,往小了說是個人習慣的養成,往大了說事關國家的糧食安全。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