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門店招牌改拼音版 不能“細活粗幹”
http://www.CRNTT.com   2022-07-05 19:18:23


  一整排商鋪招牌被換成了拼音版,乍一看還以為到了國外,而這樣的拼音招牌會讓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個拼音基本都對應多個漢字,就算是對拼音很了解,也可能對店名產生錯誤理解,而且除了學生時代,拼音在生活中用得較少,拼音識字對不少人來說,都有較大難度。關鍵還在於,漢語拼音只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輔助工具”怎麼能够占據主位?將商鋪招牌換成拼音版,更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顯然極不規範。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還是當地天馬行空、突發奇想的結果?

  這樣的拼音版招牌既無美感,還有違讓人一目了然的招牌設置規範。據涉事轄區錦江區牛市口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稱,當時是為了統一美化那一排沿街商鋪,才更換的標識標牌。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制作臨時的中文標牌。據了解,最早商鋪招牌漢字店名字大一些,右下角是小字的拼音店名。後來,相關部門又將招牌改成拼音大字店名,右下角改成了中文小字店名。現在招牌又再次更換。招牌不斷更換、設計、制作、安裝,都需要成本,都要花錢,都帶來了浪費。

  成都出現的拼音版商鋪招牌,類似的現象近年來在其他地方也屢見不鮮。近年來,一些城市在規範戶外廣告、店鋪招牌時“用力過猛”,比如讓街頭出現“千店一面”的店鋪牌匾標識,有的地方還出現了“黑底白字”的統一商鋪門頭,招致不少市民吐槽,甚至被人稱為像靈堂、不吉利。

  “千店一面”的店鋪牌匾標識,不利於營造良好的商業氛圍,是對市場的過度鉗制與幹預。而拼音版招牌、“黑底白字”招牌等奇葩統一店招,更暴露了權力對市場的粗暴幹預,一些管理者“拍腦袋決策”,只求整齊劃一的效果,罔顧對商家、市場帶來的影響。

  規範戶外廣告、店鋪招牌,本是一件城市管理的“精細活”,要做好“綉花式”管理,需要“寬嚴相濟”“鬆弛有度”,而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細活粗幹”,不能對市場“瞎折騰”。(來源:每日甘肅網-絲路話語 作者:戴先任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