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論文博士還是官員博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4 15:31:45  


  如果沒有微博實名曝料,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國,有一種不用考試、不用上課就能拿到博士學位的“博士”叫“論文博士”。此次被曝出拿到這個博士的,是國內某省的國土局領導,而出產這個特殊“博士”的,是清華大學。日前,清華的相關人士對此解釋:“清華大學有一整套關於論文博士的管理規定,學院對此有嚴格安排,達不到要求是不能畢業的。”

  作為局外人,我們不得而知清華對此類博士的管理是否真那麼嚴格,但不用考試,不用上課或者說很少上課就能拿到的清華博士,又與清華的教育培養有多緊密的關係?當人們知道拿到這種博士學位的,大多是領導幹部時,這個“論文博士”改稱為“官員博士”似乎就更為恰當了。

  很長時間以來,官員上學、拿學位已經成風。據報道,某直轄市的區級領導中,有一半在某大學讀博,而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幾乎都有官員讀博。但可以意料到的是,對於這種特殊博士,上課時間肯定要讓位於公務時間,至少為了公務,要盡量壓縮學習時間,一個沒有學習時間、不經過考試的教育,能讓受教育者有多大提高?真的會有益於他們的職業能力,領導水平?

  現在的領導幹部隊伍提倡高學歷、高素質, 學歷顯然是個衡量標準,一旦拿到學位,就為升遷提供了便利,至少有了被認定為“高素質人才”的可能。因此,職位越高,對學位的要求也就越高,反過來也一樣,職位越高,讀博士或者說拿博士學位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大多數高等院校、博士授予點,都不會排斥有手握實權的官員成為自己的學生,無論於公於私,無論為學校的發展,還是為教師的利益都是件好事,因此,官員讀學位是對官員和學校“雙贏”的方式,人們早已司空見慣。

  也就是在昨天,著名人文學者錢理群教授在文章中說,“我們的一些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之所以危害更大,是因為他們打著學術的幌子,戴著學者的帽子,在具備更大的欺騙性的同時,也損害著學問的清白,特別是後者, 它正在使教育失去教化精神的意義,只剩下粉飾門面的價值。當然,指出了上述種種投機之舉,並非否定確有官員深造是為充電而去。(時間:5月4日 來源:北京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