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請在博士文憑上注明“論文博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4 15:37:40  


  清華大學法學博士生王進文微博曝出的“猛料”,實際上仍是舊話重提官場流行官員讀博風。

  “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並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2009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曾在杭州召開的一個高等教育論壇上直言。而這一點,讓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大學教授楊春時看不過去了,在他看來,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利用自己的職權,動用公共財政占用高教資源,為自己的前途謀利,“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為”。他們兩位的重量級發言,讓輿論很是過了一通批判癮。

  近幾年來,官員讀博蔚然成風,翻開一些官員的履歷,“博士”赫然成為越來越常見的頭銜。的確,曾幾何時,讀博成為做官的捷徑。而且,一上台就是副處,幾乎是一步登天,位子、房子、車子、票子一應俱全,羨煞人也。這也極具廣告效應,一下子讀博大軍迅速壯大,有官員主動找上門做學生的,也有高校禮賢下士招攬生意的,各顯其能,各取所需,又皆大歡喜。不過,細究官員取得博士學位的時間,則大多與他們擔任行政職務的時間重合。如某直轄市的區級領導中,有一半在某大學讀博。他進一步了解後發現,那些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幾乎都有官員讀博,“至今未聞有抵制者”。而官員讀博的規律是,“官員級別越高,讀博就越容易”。

  在官員讀博的衝動中,往往蘊藏著不軌的動機。他們不是“勤為徑、苦作舟”地通過公平考試來獲得讀博資格,而是把手中的權力棒當做通行證,混跡於學術的麥田。拿到博士文憑後,對官員們來講,意味著顔面光鮮、底氣更足,在官職晉升時,又多了塊敲門磚,在官場的頭銜競賽中占盡上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