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高校不能成為鍍金的“學歷印刷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4 15:51:37  


  “論文博士”,本以為這是編出來的新詞語,誰知這一概念在國外早已有之。言外之意是,只要能寫完一篇合乎要求的論文,既可以不用參加招考,也不用天天上課,就能獲得畢業證與學位證。這難免會產生不公:不參加招考,會破壞我國高校的招生規則,那些看似公平正義、陽光透明的筆試、面試,在“論文博士”面前,統統被“秒殺”;不上課,單憑論文拿證,有違大學精神。或者說,“論文博士”很容易讓大學變成“學歷印刷廠”,只要政府官員、國企老總想鍍金,寫篇論文就會萬事大吉。

  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紀寶成曾在2009年11月說,“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可是,這年頭,考研、考博並非易事,能順利拿到碩士、博士文憑更不容易,“官員博士化”何以如此簡單呢?“論文博士”,會給這個問題一個圓滿的答案。

  “論文博士”的存在,雖然方便了官員拿學位,但它對於我國高校發展、學術發展而言,並非好事。“論文博士”既會讓努力考研考博變成傳說,讓博士帽變成官員伸手即可得的“廉價商品”,也會讓我國高校博士群體的學術科研能力大打折扣。而且每一個“論文博士”都會讓清華的學歷學位證書貶值。

  它的存在,還極有可能加劇學術腐敗。試想一下,那些不用上課的“偽博士”,還要按要求寫完博士論文,除了造假、抄襲、找人代筆、讓導師及評審委員會降低評價標準放一馬,這樣的學生和論文幾乎沒有可能通過畢業論文答辯。如此一來,學術腐敗必然在整個過程中愈演愈烈。

  學歷、學者與學術本應獨立於行政和官場,知識分子本身應與政府官員保持適當的距離,如其不然,政府就會缺少真正的、有專業水平的批評者和監督者。而“論文博士”的存在,讓高校變成了官場,同樣也讓官場變成了高校。(時間:5月4日 來源:新安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