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既然群眾質疑就請群眾參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2 00:27:43  


5月4日,昆明部分民衆走上街頭抗議PX和PTA項目。
  一樣的項目,類似的場景。廈門、大連、寧波發生了,彭州、昆明繼續上演。針對輿論熱議的中石油雲南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及“昆明PX項目傳聞”,昆明市長李文榮表示,項目將堅持環保一票否決制,整個過程邀請公眾參與,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大多數群眾說上,市人民政府就決定上;大多數群眾說不上,市人民政府就決定不上”。

  這般表態何其相似乃爾,何其尊重民意乃爾。然而,是不是晚了一些呢?為什麼不從一開始就請群眾參與呢?為什麼非等到公眾質疑了,群眾上街了,才想起要尊重群眾意願呢?

  20多年前,在學者之間就有過中國發展能否跨越重化工業階段的爭論。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儘管一些地方沒有重化工業,但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這個階段顯然難以邁過。儘管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重化工業並不一定就意味著重污染,PX項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妖魔化。比如,在日本橫濱PX裝置與居民區就只有一路之隔,但這一切並不必然表明一些地方發展重化工業、上馬PX項目就不會帶來污染、就是民眾福祉。

  從一些地方的實踐看,污染與增長同步的現象並不鮮見。放著污染處理裝置不用,一邊大肆排污的現象並不鮮見。環保部最近就通報了華北眾多企業往地下排污的事件。這些現象就是公眾擔憂質疑的理由,就是當地民眾對當地政府不放心、不信任的緣由。各地受困於PX項目的實質,也正在於這種不信任。想讓PX項目落戶,首先就要消除這種不信任,給民眾以安全感。

  PX項目,是關係民眾切身利益和子孫後代長遠利益的重大事項,在決策程序上,首先就要有群眾參與,而不是群眾質疑後的某種讓步和紅利。等群眾上街了,才把群眾請回桌前聽取意見,漠視群眾的後果已然產生,也讓人們看到了當地政府部門的被動。如果從一開始就想到,這樣民眾關切的大事項,不能替民眾做決定,必須聽民眾的意見,怎麼會有這麼一出呢?

  在這個權利彰顯的時代,群眾並不是蠻不講理,而是因為他們開始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及未來的前瞻,使他們對所有可能危及自身利益的事情充滿警惕。如果政府部門不先解釋清楚,不向群眾作出過硬承諾,不拿出真招實貨以防範危害、懲罰失職,群眾怎麼可能支持你的決策呢?

  群眾也是最講實際的,問題考慮的出發點也很務實。一個PX項目,政府部門考慮的可能是帶來多少GDP,多少財政收入。群眾考慮的卻可能是,這和自己有什麼關係?能給自己帶來多少益處?若無益而有害,肯定反對。若有收益也有風險,當然會權衡。說到底,類似PX項目的決策,要想獲得民眾的支持,這個決策的價值取向必須走向融合。否則,矛盾的根就不會祛除。(時間:5月日 來源:京華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