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簡政放權背後的“穩增長”信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6 18:11:57  


  用政府權力,換來市場活力。簡政放權這項轉變職能的改革議題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內涵。一季度,中國GDP增長7.7%,低於去年四季度的7.9%,監管層對影子銀行的清查愈演愈烈,“壞消息”讓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信心走弱。此時,簡政放權傳遞出強烈的“穩增長”信號——不干預微觀,不過多限制投資。

  中國本輪經濟復甦道路並不平坦,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一季度增速意外下滑。上周出爐的4月PPI同比降幅再度擴大,也反映出需求匱乏、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倚靠信貸來刺激經濟的邊際效應正在進一步減弱。對於市場而言,“改革”才是硬道理。

  目前國務院部門仍有1700多項審批項目,地方政府層面的審批項目則多達1.7萬項。有專家表示,正是眾多的審批項目,困住了整個經濟社會活動。上個項目,有時要跑十幾個、幾十個部門,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公章。有時投資一個幾十萬元的小項目,也得從幾千里外跑到北京。行政審批自由裁量權過大,則為權力尋租留下了空間,有關係的企業背靠政府掙錢,消耗掉的,是政府的形象和公信。這些不僅侵蝕企業的利潤,也吞噬他們的信心。反過來,如果一方面要求投資主管部門依據覆蓋幾十個行業、上千種產品和技術的產業政策目錄進行宏調,同時又要求有關政府部門真正轉變職能,同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以簡政放權穩增長、推轉型、促就業。行政審批制度只是釋放改革紅利的開始。(時間:5月15日 來源:北京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