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現任市長與文化標誌物 攏不到一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6-25 11:24:41  


  山西省正在評選其十大文化符號。此舉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用他們的話說:“堪稱總結山西五千年文化標誌物的一次大型文化普及活動。”然而有意思的是,今年3月15日啟動的這項活動,截至6月23日下午5時整,暫時排在第一位的卻是太原市長耿彥波。

  說老實話,儘管這並非最後的結果,我也還是有點啞然失笑。概因主辦方的用意再清楚不過:希望通過這次評選,讓三晉文化被人們所熟知並傳播開來,讓真正能代表山西、代表大眾心聲、代表五千年文明的山西符號展現於世人面前。

  我對耿彥波市長並無任何芥蒂,如果不是因為年初他調任太原時,大同市民“出於對政策延續性擔心”而強烈挽留鬧出的轟動性新聞,現在都未必知道他,相信他進入多數公眾的視野,也都是通過這個途徑。按我的淺薄理解,五千年的文化標誌物,必不可少的前提在於歷史積澱,人物當然可以入選,但在世的人物顯然不合適。美國《新聞周刊》曾經評選過12個國家的20種文化符號,其中也評了我們的,道是:漢語、北京故宮、長城、蘇州園林、孔子、道教、孫子兵法、兵馬俑、莫高窟、唐帝國、絲綢、瓷器、京劇、少林寺、功夫、西游記、天壇、毛主席、針灸、中國烹飪。這裡面的孔子、毛主席就是人物,然而都是可以蓋棺論定的人物,只是如何蓋、如何論的問題。當然,他們的評選是根據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網民投票產生的,我們那些投票人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意願,耿市長就是“文化標誌物”。如果是這樣,那麼我還想說,他們這是沒弄清評選的性質所在,以至於方向出了偏差,因為這不是在評選十大最受歡迎的領導幹部。現任市長作為個人,與文化標誌物尤其是五千年之久的,根本攏不到一起。

  山西的“文化標誌物”數不勝數。5月初,國務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以181處入列,不僅此次入列數量居全國之首,而且總量也繼續蟬聯全國第一,有452處之多,我們廣東總數僅為98處。當然,作為歷史上的後開發地區,我們也無須自卑。1997年夏,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到了山西運城,去之前一無所知,到之後目不暇接。關帝(旗艦)廟、關公故里、八百里鹽池(史上著名的解鹽產地)、全國唯一的(鹽)池神廟、司馬溫公(《資治通鑒》作者)祠、普救寺(《西廂記》故事發生地)、黃河鎮河大鐵牛,等等。每一處,睹物遙思,心曠神怡。那僅僅是一個運城啊!大同人民對耿市長有著深厚的感情,在投票時青睞之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同畢竟只是山西省11個地級市中的一個,耿市長的得票卻排了第一,儘管是暫時的,也難免令人感到一絲吊詭。不知怎麼,想起了前幾天安徽的張林森副縣長結束在潛山的掛職回安慶,以潛山十強企業為首的企業老總到高速路口歡送時打出的“有這樣的好幹部中國夢一定能實現”等橫幅。瞎聯想,然“想”者無罪,“聽”者足戒。

  在我的眼裡,山西的十大文化符號之首,無論如何也非關公莫屬,那是明擺著的。關公的影響既超越了省界,也超越了國界,早就形成了關公崇拜。我們廣東的許多人家尤其商家,神龕上不也都站立著紅臉提刀的關二哥嗎?(時間:6月25日 來源:南方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